京东又回到自己最擅长的 “ 价格战 ” 领域了。

4 月 11 日,京东外卖宣布正式开启百亿补贴,将在一年内投入超百亿元,向全体用户发放补贴,覆盖平台上的所有餐饮门店。

实际上,在百亿补贴号角吹响之前的一段时间,京东外卖就已经开始默默发券,随机发放满 20-5、满 8-7 的优惠券,有人可以 1 块钱喝到一杯奶茶,20 块钱吃到麦当劳四件套套餐。

爆发价格战,是电商世界开始竞争和洗牌前亘古不变的铁律。更何况,京东是在美团做了 10 来年外卖,外卖价格已经被压到几乎最底线、外卖行业格局也基本被趟平之后,才决心下场抢饭碗的。

其实京东外卖做价格战,也经历了几轮变化。先是 2 月底,京东外卖上线 10/20 元餐补,也就是满 15-10 和满 40-20,但仅限于 PLUS 会员和大学生用户每晚 8 点随机领取。再是 4 月份全平台放券,让用户尝到一拨优惠。最终,在 4 月 10 日,京东正式放出百亿补贴的公告,并计划持续一年。

500

那么,京东外卖的价格战强度如何呢?

从消费者端来看,的确有便宜可薅。目前京东官方优惠券主要是满 15-10 的面额,在客单价较低的店铺下单优惠更明显。不少消费者在网上交流经验,结论是本次京东外卖薅羊毛主要在奶茶咖啡的品类上最划算,5 块钱买杯库迪,1 块钱买杯茶百道( 编辑部实测买券后 1 元的单品现已无法达到起送费,加料凑单后可以 4 元到手 )。

不仅是客单价 10-20 元的饮品店铺,连锁平价的店铺优惠体感一样很明显。比如,在同一家免配送费的沙县小吃点同样的鸡腿饭,京东外卖标价 20.8 元,饿了么 26.8 元,美团 26.9 元,三家全部用完券之后,京东只要 10.9 元,饿了么和美团都是 21 元左右( 每位消费者可用红包情况不同,仅大概对比差额 )。

最重要的是,知危了解到,此次京东发券是纯粹的平台行为,商家不需要额外掏一分钱在补贴上。这也就意味着,商家可操作的空间很大。

上述沙县小吃在饿了么和美团上收取 1 元打包费,在京东要收取 2 元,所以在结账时,京东外卖的实际支付价格是 12.9 元。还有商家在运费机制上做了和美团、饿了么一样的设置,例如某家茶百道就是订单价格满 15 元运费才是 0.5 元,不然的话运费是原价 3.5 元。更有商家直接对知危表示,自己在京东外卖上的餐品价格全部比堂食高。

所以,虽然平台给了统一的折扣,但具体便宜多少,或者是否便宜,都要看商家的态度。知危注意到,10 元补贴并非覆盖了所有餐饮店,截至发稿前,北京市内的瑞幸咖啡没有参与减 10 元的活动,而是和其他平台一样,商家自主给出七八折的优惠,消费者到手价仍然是 10-20 元。

从商家们的打包费和配送费减免设置上,你就能看出,京东外卖这场百亿补贴的阳谋中,商家得到的利好,远超过消费者。

上海一位商家对知危说,平台开始发券后他们 “ 非常爽 ”,似乎巴不得顾客都来薅羊毛,越多越好。

从他提供的商家端页面来看,原价 20.5 元的餐品,平台补贴后是 16 元,顾客最后实际支付 14.06 元,而商家到手算上餐盒费和运费,共计 24.5 元。

500

北京某餐饮商家告诉知危,他们从 3 月初上线京东外卖之后,现在每天订单量能有二三十单,好的时候有五六十单,老板表示他们的情况确实比较好,“ 听说别人家只有两三单。”

他说,现在他在京东外卖平台上的运营策略就是免配送费,“ 只要免配送费,京东就会在商家的商品图上挂上 ‘ 免运费 ’ 三个字,现在顾客都喜欢免运费的。” 该商家认为,现阶段,京东外卖配送费经常被吐槽较贵,那就正好从这点下手,先给顾客留个好印象。

同时,他也提高了京东外卖上的餐品定价,比堂食贵几块钱,“ 贵了一点,但也随餐送个饼,送根烤肠。” 他们家选的是达达专送,每单扣 3.5 元基础履约服务费,加上每单需要自己掏配送费,算下来他们的情况还是不错。他表示,只要不给平台付佣金,且抬高单价,就稳赚不赔。他也对知危表示,就他自己的店来说,“ 饿了么的订单还不如京东。”

因为补贴由平台来承担,等于是免费的引流,所以敏锐的那部分商家开始花精力在运营活动上。除上述的免配送费+调高价格送赠品之外,还有的商家选择部分单品做低价活动或满 2-3 件有折扣,甚至美团、饿了么上常用的收藏送赠品这一套方法也被搬到京东上来了。

“ 进入二季度了,这阶段任务是冲单量。” 一位京东外卖服务商对知危说,京东其实没有对商家要冲多少单给出具体的激励,但平台又是免佣又是撒优惠券,对于商家来说总是赚的,所以想趁此机会做做数据的商家比较积极。他也补充:“ 这波操作跟美团当年发券价格战也大差不差,商家拉进来了,肯定要做一轮补贴。”

不过,一些连锁品牌,却是没吃上这波红利。几位连锁餐饮品牌的商户告诉知危,官方补贴带来的订单激增,暂时还没落到他们头上,每天还是保持着个位数的订单数。

至于原因,一位连锁店分店店长还告诉知危,比起个体商户,连锁店的操作空间不大,“ 做不做优惠,做多少优惠,是否免配送,这些都是公司后台统一设置的,我们没有决策权。”

这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京东外卖平台上,自由度越高的商家,或许能在这轮补贴里拿到单量和收入的胜利,而成体系的连锁店反而不一定赢。

那么,京东外卖上线仅两个月,就开始明牌打价格战,是想做什么?

“ 这次京东的百亿补贴和饿了么的补贴不太一样,一是没有提到补贴周期,二是没有提到补贴形式。所以应该和 B2C 商城的百亿补贴一样属于可控范畴,另外后续说不定会加入一些商家的投入比例( 指让商家也承担一部分补贴费用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客座顾问、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对知危表示。

无论是京东当年用价格战击败苏宁,还是拼多多率先拿出百补,行业都认为是烧钱换市场的行为。但至于京东外卖本轮的百补活动,庄帅认为 “ 不能说是烧钱 ”,因为活动是可控、可以根据效果调整的投入。

他还预测道:“ 后续我预判肯定会和 B2C 商城业务形成联动,例如 PLUS 会员优惠、买手机家电送外卖券等。”

进入到存量市场阶段,电商平台最后拼的或许不是谁在某一项业务上到底强到什么程度,而是整个生态体系的协同效应。庄帅表示,美团会员就是利用协同联动做起来的,京东肯定也要协同起来才有自己的优势。“ 相对高频的外卖和相对低频的 3C 产品协同。”

目前,已经有一个变化能证明京东的野心在于联动。消费者加在购物车的外卖,会直接显示在京东 App 的购物车中,一碗面条可以和苹果手机一起下单,这有点像美团此前的 “ 万物到家 ” 概念。

500

庄帅也说,京东做外卖也是经过好几年内部论证,而且等到达达私有化、挖来美团高管、整合好团队和资源才开干的,长期战还要继续打下去。

而且,现在的节奏也符合京东外卖一直以来的风格:抓大放小,先做,再修修补补。眼下的阶段京东显然是先用补贴把单量做上去,稳定商家和基本客流之后,再调整现在被商家诟病的系统不够智能、体验不够丝滑等等问题。

虽然京东外卖的未来我们还要边走边看,但起码,新掀起的价格战,给了用户们一个选择京东外卖的理由,而一旦用户的习惯开始被改变,这个业务就是有潜力的。

毕竟当年拼多多靠价格战崭露头角时,没人想过它能撼动阿里和京东两个电商巨头的地位,现在大家都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