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中的复活节岛摩艾石像
撰文 | 河边的卡西莫多
撰文 | 刘六七
2012年10月,一个独特的实验在夏威夷岛上展开:一个重达5吨的石像头顶绑上了三捆绳索,三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犹如拔河般使劲拽着绳子。通过来回式的拖动,这座巨大的石像在缓慢地向前移动。这个看似滑稽的实验,其实是试图解答一个着名的世界未解之谜:复活节岛上的石像是如何制作和转移的?
不到一小时,这座石像就向前行走了100米。基于这项发现,研究团队认为只需要少量的工人就能够更有效地运输石像(动图来源:YouTube)
对于很多人来说,复活节岛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它距离我们万里之遥,但岛上巨大而独特的摩艾石像(Moai)早已成为风靡全球的流行符号。而在这个孤悬海外的小岛,留给世人的不止这些石像,还有扑朔迷离的过去,以及对今天人类的启示。
大约一百万年前,东太平洋海隆上的三座火山开始喷发,很快就露出海面形成了岛屿,复活节岛就此诞生。它的面积仅有164平方千米,相当于1/3个北京市朝阳区。它或许是地球上最孤独的岛屿:距离澳大利亚约7500千米,距离南美洲大陆的智利有3000多千米,距离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凯恩群岛也有2000多千米。因此,在漫长的时光中,这里都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复活节岛所在的位置及岛屿地形图。在网络上有一种说法,当地人称脚下的岛屿为“世界的肚脐”,但其实这种说法是法国一位民族学家在复活节岛考察后,在其着作中对岛屿名称具有想象性的翻译,当地人从未这样称呼过复活节岛(图片来源:pastglobalchanges.org)
根据对当地语言学和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的推断,在公元400年左右,第一批人类登上了复活节岛。但这批人并非来自较近的南美洲,而是来自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群岛。波利尼西亚人在征服岛屿的过程中,养成了当所在岛屿资源不足时,就靠航海前往另一个岛屿的行为。他们不仅拥有高超的航海能力,还发明了舷外支架技术,这使得他们的独木舟变成了双体船,增加了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
波利尼西亚双体船想象复原图。双体船在南岛民族中非常常见(图片来源:transpressnz)
根据复活节岛上现存的传说,第一批抵达岛上的共有7个人,他们的小船上带着鸡、芋头、香蕉以及甘蔗,经过漫长的航海旅程后,他们终于发现了陆地,跟随他们一起上岛的还有躲在船体中的老鼠。
在他们面前的这个岛屿,上面有茂密的森林,树下有很多不会飞行的大鸟,他们还在岛上发现了淡水湖。虽然附近的海域因为温度比较低,所以没有珊瑚礁,也就没有太多的鱼儿,但深海之中有很多海豚,这可以弥补鱼类食物不足的缺点。于是,这批先行者就留在了小岛,开启了新的生活。
复活节岛水域的海洋生物。考古学家通过对岛上古老的垃圾堆进行研究,海豚曾是岛上居民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图片来源:tejaonthehorizon)
只需要简单的采集和捕猎就可以衣食无忧,在这样悠闲的日子过了几百年之后,岛上的居民逐渐有了信仰。他们开始用岛上的凝灰岩雕刻巨大的石像,第一批雕像正是为了纪念登岛的祖先。7个高达10米左右的石像面向大海,凝望着故乡的方向。
对于岛上的居民来说,建造这样的摩艾石像远比狩猎更困难,因为岛上缺乏金属,只能用火山口喷发形成的黑曜石作为切割工具。这种放弃生存行为而转向精神需求的活动,说明岛上的居民达到了一定数量并且物质条件比较丰富。
这张图表展示了复活节岛采石场156号摩艾石像的挖掘历史。红色虚线代表了在雕像背部刻上岩画时的估计表面。这条线也代表了该地区石材采石可能结束的地点,绿线代表了挖掘开始时的地面高度(图片来源:Cristián Arévalo Pakarati)
但岛上的命运也因石像的出现发生了转变。随着人口的增加,岛上居民出现了分化。还是根据传说,岛上曾经有过长耳族和短耳族,后来短耳族在一次冲突中消灭了所有的长耳族,独自统治了小岛。根据考古发现,岛上后来的摩艾石像具有明显不同的风格,很多石像曾经被竖起后又被推倒。这里很可能曾经发生过激烈的战斗,不同派别的人竞相打造属于自己派别的石像,并以推翻对方的石像作为胜利。
伴随着石像的兴盛,岛上的资源则急剧萎缩。原本岛上有很多种高大的树木,甚至包括一种高达15米的棕榈树。但随着造像活动和人口扩张,岛上的植被迅速减少。原本岛上还有6种陆鸟,但过度的捕杀再加上栖息地的丧失,它们最终都灭绝了。
托罗密罗(Sophora toromiro)是复活节岛特有的物种,但到17世纪上半叶这种植物已经非常稀少,并在20世纪60年代野外灭绝。在植物学家的努力下,第一株人工培育的托罗密罗已于1988年重返复活节岛(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
加速岛屿生态恶化的“帮凶”还有那些一起上岛的老鼠。这些老鼠不仅繁殖能力惊人,还迅速适应了岛上的环境:老鼠们可以在棕榈树高高的树枝上生活,从一棵树上跳跃到另一棵树上,还能咬碎植物果实和鸟蛋坚硬的外壳,去啃食里面的种子和蛋液。在岛上石灰石的天坑中的沉积物表明,在公元十世纪,岛上的老鼠数量剧增,相对应的则是陆鸟和植物的数量断崖式下降。
到了公元1200年左右,岛上的人口达到了顶点,但与之对应的则是树木全部消失。缺少了木材,岛上的居民再也不能造船,这意味着他们无法去远处的深海捕捉海豚。只有船形的芦苇屋,还能隐约证明这是一个海洋民族的家园。
复活节岛上一处由石头建造的船形建筑(图片来源:Ik T on Flickr)
为了填饱肚子,岛上的居民们不得不捕食老鼠,岸边的贝壳海螺也被捞得一干二净。当欧洲人到访复活节岛的时候,向导甚至听到了当地一句恶毒的脏话“你妈妈的肉还嵌在我的牙缝里”,由此有人类学家推测,岛上甚至可能出现过食用人肉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居民们也开始农业种植,芋头、香蕉和甘蔗成为了食物的主要来源。有意思的是,复活节岛居民的农作物中还包括红薯。这种植物的原产地位于南美洲,所以后世的我们很容易猜想,红薯应该是从南美洲传播到岛屿上的。但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复活节岛上的红薯样本,与波利尼西亚群岛上的样本基因更为接近。这意味着两件事:(1)红薯早在哥伦布抵达美洲之前,就已经离开了美洲大陆。科学家们猜测,大约在12-3万年前,红薯的块根或种子,很可能就通过洋流或者海鸟横渡了太平洋并且生根发芽;(2)红薯的存在,再一次证明了复活节岛上的人类与波利尼西亚群岛具有直接的联系。
科学家根据红薯的样本,推测红薯可能的传播路线(图片来源:Courtesy of Caroline Roullier/PNAS)
不过,这座岛屿确实曾经与美洲大陆产生过联系。在2024年的一项最新研究中发现,在公元1250年至1430年的某个时间点上,曾经有美洲原住民抵达过复活节岛并且与当地人产生了后代。这意味着在与世隔绝了上千年之后,岛上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们可以想象那个神奇的画面:或许是美洲大陆上海边一个部落的几个渔民不幸发生了海难,抱着漂浮的船只残骸随着洋流来到了复活节岛;又或许是举全岛之力,几个勇士乘着最后一艘独木舟开启了远航,在美洲大陆俘获了几个人之后又回到了岛屿……
而复活节岛与外界的下一次接触,就要等到1722年4月5日的那个下午了,荷兰航海家雅各布·罗赫芬(Jacob Roggeveen)的船队无意之中发现了复活节岛,并以当天的复活节命名了岛屿。后来当地人以“拉帕努伊”称呼这座岛屿,但在欧洲人发现这座岛屿之前,当地人如何称呼自己脚下的土地,如今已经成了一个谜。
英国画家威廉-霍奇斯(William Hodges)于1776年描绘的岛上场景(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
当出现在欧洲人面前时,岛民们大都瘦骨嶙峋,呈现营养不良的状态,岛上的社会结构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按照殖民者常见的做法,1770年西班牙的冒险家拿出了一份文件,欺骗岛上居民签字,以声明岛屿的主权归西班牙王室所有。但当时复活节岛上根本就没有文字,于是殖民者就找了一些平整的木板,教当地人在上面刻上文字,并将这个当作是主权声明。
一个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在之后几十年,岛上的居民根据自己语言的发音特点,跟声明文字上那些文字形状进行结合,竟然自己发明出一套新的文字。这种被当地人称为朗格朗格(RongoRongo)的文字,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波利尼西亚文字。
一块侥幸保存到今天的朗格朗格木板(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
随后几十年的时光中,复活节岛和外界处于若即若离的关系。西班牙人偶尔会把复活节岛作为补给和中转站,顺便把梅毒细菌留在岛上,但下次来访可能是几年之后了。公元1862年,出现了复活节岛最为悲壮的一幕:东边秘鲁的8艘海盗船抵达了复活节岛,他们的目的就是把岛上所有精壮的居民抓做奴隶。当时岛上只有2000多人,而其中1000多人被押解上船,甚至包括了当时岛上的首领。
他们被押送到秘鲁开采鸟粪,此时正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全球各国都对奴隶贸易表示了反对。因此很快秘鲁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把这些人送回复活节岛。只是在短短大半年的时间里,这些复活节岛上的居民由于瘟疫和强制劳动,大部分早已悲惨地死去了,最终1000多人只有15人回到了岛上。
这个事件不仅导致了岛上人口的崩溃,更加宣告了朗格朗格文字的死亡,因为所有精通朗格朗格文字的人都死于这场浩劫。直到本世纪初,语言学家们才破译了部分的文字,更多的内容至今无人知晓其含义。
一块木板上的朗格朗格文字(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
更不幸的事还在后头,仅存的这15人当时还感染了天花。于是在之后几个月,岛上瘟疫肆虐。这些侥幸没有成为奴隶的老弱病残,大部分人最终还是死在了天花病毒的手上。
1865年,一位法国传教士登岛,他当时清点了岛上的人数,已经不足500人了。他登岛的目的就是让岛民皈依基督教,随后他就下令把岛上大部分刻有朗格朗格文字的木板烧毁。所以现存的朗格朗格文字木板仅剩15块,这座岛屿大部分的记忆也就此湮灭。到了1877年,岛上的原住居民仅剩111人。
之后秘鲁政府又把复活节岛对外出租,来自智利的牧民把大批牛羊带到了复活节岛,把原本就贫瘠的岛屿变得更加荒凉,拉帕努伊文化也渐渐地就消失殆尽。今天游客在岛上看到的很多风俗和文物,都是后来人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而成。
直到今天,复活节岛依旧是一座缺少高大树木的岛屿(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
唯一不变的,只有岛上800多个摩艾石像,它们静静地注视着岛上的剧变。当世界进入到了20世纪,人们重新开始了解复活节岛时,很多事情就变成了未解之谜。就比如摩艾石像是如何制作的,它们是如何从岛屿的中心运往海边,它们究竟象征着什么,岛上又曾经发生过哪些故事……
借助考古学和语言学,我们能够还原很多真相,但更多的事实我们再也无法得知了,这或许才是复活节岛最大的谜团。而如果把复活节岛的面积扩充到整个星球,把时间拉得更长,把人口扩充百万倍,那复活节岛的故事是否也是整个人类的命运呢?
通过数字化再现的复活节岛古老景观(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
当欧洲人第一次到达复活节岛时,岛上的所有石像都被推倒,岛上的居民也已经不再崇拜摩艾了,而是崇拜一种鸟人模样的木雕和石雕。这些鸟人偶像要比摩艾石像小得多,它们有着长长的鸟嘴和巨大的翅膀。或许对于曾经岛上的居民来说,他们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如鸟儿一般长出翅膀,离开这座充满悲情和不幸的孤岛吧。
在岛上无法继续建造摩艾之后,“鸟人”成为了新的崇拜图腾(图片来源:worthpoint.com)
参考资料:
[1] [挪威] 海雅达尔 T Heyeroahl,Thor.复活节岛的秘密[M].重庆出版社,2005.
[2] [新加坡] 杨斌着.全球史的九炷香[M].中信出版社,2025.
[3] 汪诘 何慧中.疯狂的植物[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
[4] Diamond J .Collapse[M].Penguin US,2005.
[5] Lipo C P , Hunt T L , Haoa S R .Lipo-2013-The \'walking\' megalithic statues (moai) of Easter Island[J]. 2015.
[6] Richards R .Foreign visitors to Easter Island 1772 to 1862: Isolation proved a high price to pay[J].Rapa Nui Journal, 2016, 30(1):11-12.DOI:10.1353/rnj.2016.0001.
[7] Berenguer P , Clavero C ,Mónica Saldarriaga-Córdoba,et al.Identification of breadfruit (Artocarpus altilis) and South American crops introduced during early settlement of Rapa Nui (Easter Island), as revealed through starch analysis[J].PLoS ONE (v.1;2006), 2024, 19(3):36.DOI:10.1371/journal.pone.0298896.
[8] Orf D .THE ANCIENT LANGUAGE OF EASTER ISLAND.[J].Popular Mechanics.New York, 2024, 000(9-10):2.
[9] Woodford J .Easter Island\'s supposed population collapse probably never happened.[J].New Scientist, 2024, 262(3497):2.DOI:10.1016/S0262-4079(24)01171-0.
[10] Schiffels S , Nagele K .Population history of Rapa Nui rewritten[J].Nature, 2024(Sep.12 TN.8029):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