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西方朔”推荐,来自《农村还是应该走合作化道路》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雪夜闭门懒读书
农村一旦消失,我们几千年来一直传承的文化也会失去存在的土壤。农村,作为经济基础,蓄水池和稳定器的功能,也将不复存在。在这方面,我高度赞同温铁军同志的观点。
我有一个最简单的建议,就是我们讨论这种专业的问题,发帖人能不能先深入到行业中去了解一下。否则一群人讨论问题搞得是是非非,荒腔走板。
中国最后的就业着力点怎么可能是农业?挑大梁的只有服务业。我们的农业现在解决了什么问题:就业?农民致富?还是经济缓冲区?事实上随着农村五化深入改革过程中,你意识中的农业都是空中楼阁,一厢情愿。
我们先讨论一下农产品价格问题,哪怕现在中美贸易冲突升级,我们进口农产品价格还是远远低于中国自产农产品价格,国内不但自己产业内卷,还没有竞争力。
提高竞争力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土地产出,降低土地投入。我们土地投入最大成本还是人工。农业五化的进程不是这样几篇帖子就能改变的,目前因为农村老年人口相对集中,这部分人口将是被减少的人口构成主体。
那么就你的帖子问题就出来了,想让年轻人回农村,土地这种低产出是没办法让他们体面的生活,哪里还有蓄水池的作用?
其次、现在的农村合作社,形而上学太严重了。讨论农村合作社,不管是不是农民,谁都可以说两句。但是现在的农村合作社问题在哪,还适合现在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吗?又都说不出。充其量也就是像这个帖子一样,似是而非。
农村合作社要稳定发展,要给农民带来希望,就必须在政府领导下独立自主。有人问:政府领导下怎么独立自主呢?
没有政府领导,农村合作社缺乏财权(银行贷款难);没有政府领导,合作社缺乏大数据支撑(种什么,种多少,深加工怎么办),所以需要政府领导下的独立。
自主呢?那就是要发挥农民的能动性,要让更多的农业专业人士回到农村。农业种植自主,农业销售自主(形成产品联盟)。
农业是非常脆弱的产业,既有天灾,又有谷贱伤农的痛苦。要通过农业联盟对农产品进行种、销、深加工保护。
我们自媒体人发帖,不能想当然。也不要把老一套往现代社会、现代农业里面装,装不下的。如果哪天你愿意回农村了?那才代表农业真正发展了。
由于篇幅有限,就不扩大探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