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395 -英国衰落
作者:孤寂寒光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tereio
众所周知,目前的国际框架是由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和法国五个常任理事国构成的,换句话说,由于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存在才存在联合国。联合国本质上就是给五大常任理事国吵架用的。但是经历了冷战和现代的一超多强体系后,这个格局似乎在发生变化。网上一直有“五常之耻”这一说法,英法两国往往是榜上有名。
跟法国比,英国更是被狠狠钉在耻辱柱上。这位曾经的超级大国如今混到了主战坦克总共25辆能动,核武器要靠美国允许才能发射,航母舰载机自己都搞不出来的窘境。要问五常之耻是怎样炼成的,那就是自丘吉尔开始抱了美国60年大腿,终于把自己从超级大国抱成了英伦公主。
先来看看英国如今已经衰弱到了什么地步。五常之所以被叫做五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任何一个都可以吊打一个非五常国家。就拿最法国来说,手里的核弹也不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可以碰瓷的。
1968年法国爆炸一颗氢弹
英国就弱太多了,手里的军队显得过于小家子气。目前英国常备军总共18万人,各类舰艇合计100艘,如果单计算军舰是49艘。英国皇家空军手里主力战斗机169架,虽然有的数据统计出600架,但这里包括了运输机、空中加油机、教练机等杂七杂八的型号。
陆军这一块,主战坦克保有量为100出头。但一定要注意这是保有量,实际上能用的就25辆“挑战者2”,剩下的都处于维修或者等待维修中。这25辆主战坦克是什么概念呢?我们一个合成营就有28辆主战坦克,一个合成旅是112辆。也就是说一个营跟英国全军可动用主战坦克相当,一个旅就等同于英国全国了。
挑战者2坦克
英国最近由于被特朗普打脸,正在联合欧洲喊着要派兵到俄乌前线。那我们就再做个对比,目前俄乌战场一次据点规模的战斗差不多就得动用5辆主战坦克,英国这25辆坦克就够5个据点一次冲锋的。这就是当年的大英帝国如今的情况,已经出现了将军比坦克多,舰长比军舰多的奇观。
这个军力如果跟非五常的印度、韩国比都很寒酸。印度作为美俄的宠儿,手里面有145万军队,各类舰艇300多艘,主力战斗机557架,主战坦克4600辆。韩国在东亚怪物房一直被看不起,但真实军力并不弱。韩军由于常年要防御朝鲜的南下,目前保持60万常备军,还有2500多辆坦克和200艘各类舰艇。
如今的皇家海军甚至都不如韩国舰艇数量多,仅剩两艘航空母舰还在撑场面,但由于舰艇和舰载机数量不足,这两艘航母勉强能算一个航母编队战斗力。目前英国的军事力量如果其他四国袖手旁观维持正常军火供应,他甚至很难单独打赢一个中等军事规模国家。
英国航母
马岛战争就已经说明问题了,如果法国不断供继续让阿根廷打,最后输的就是英国了。马岛战争中,英国海军还在拿着二战老舰跟阿根廷拼命,连五角大楼看到都摇头。如果让英国来单独对乌克兰,乌克兰甚至都不用等援助,直接靠自身军事力量保有量都能让英国喝一壶。
英国是第三个拥核国家。1947年首相艾德礼推动核武器计划并于1951年正式研制成功,随后在1957年研制成功了氢弹。但由于资金原因,英国并没有自主研发核武器载具。1963年英国从美国那里搞到了北极星潜射导弹作为载具,后来又从美国那里引进了三叉戟潜射导弹。
三叉戟II型
目前英国所有核弹除了正在部署的全部存放到美国洛马公司进行维护。这样的情况在所有拥核国家里还是独一份,就是弱如巴基斯坦、朝鲜也是把核武器放在自己家。如果你说英国是美国豢养的小公主也没有半点问题。
二战结束后,英国也曾经想再支棱一下。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以为自己还握着话筒,结果很快就发现形势比人强。一般战胜国都是瓜分战败国资产来平抑战时货币超发,英国在战后发现殖民地比原来更小了,工党政府不得不实行更加严厉的紧缩政策。
由于经济面临崩盘,英国人开始伸手找美国人借钱。但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人在借出37亿美元的同时要求英镑直接兑换美元的,这使得英镑迅速从国际货币萎缩为本国货币,取而代之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
都说冷战时美苏对抗,实际上冷战第一阶段的主旋律是美苏对抗英法。英国总是想把美国人的目光移到苏联身上,甚至不惜向苏联出口技术来增强其实力。但只要英国有点动作,美国人就又把目光移回来。
1956年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两国联合以色列入侵埃及。美国马上在联合国宣布对英法武器禁运,并开始对英国进行经济制裁。美国禁止英国从国际基金组织借贷并抛售英镑阻击英国够买物资。与此同时,苏联以核威慑恫吓英法两国撤军。
在美苏一系列施压下,英国彻底失去对苏伊士运河控制。苏伊士运河是英帝国控制亚非殖民地的命脉,失去了这里也就失去了对亚非的控制。从1956年开始,亚非大小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丧失了英帝国最后的拼图。
埃及总统纳赛尔
英国经过10年的折腾最终发现,自己再也逃不出美国的手掌心还不如就此“从了”美国。60年代以后,英国的战略就是紧抱美国大腿,自己是越练越废。
1962年美国主导签订《拿骚协议》希望把英法两国核武器都纳入自己的体系里,但法国总统戴高乐坚持走自主核计划,只有英国最终屈服。这就是前边英国战略导弹是从美国引进技术的重要原因,更能理解为啥英国核弹是在洛马公司维护。
如果说60年代的英国还有那么一点底线,那马岛战争后的英国直接躺平。都说撒切尔是铁娘子,但英国真正躺下不起来就是从撒切尔开始的。马岛战争后,英国对只够剿匪的海陆空军失去了信心,直接裁撤一半军力,军费不到美国8%,把有限的军费用来维持核武器和少量空军,这就有了将军比坦克多的笑话。
英阿马岛海战中的SAS特勤队
英国确实节省了60%的军费,但节省的钱都被美国拿走了。从80年代开始英国就扩大核弹部署,结果这轮核弹部署完都已经是1994年了,苏联都解体2年多了。而英国的常规战争完全委托给了北约军事体系,从此英军只能配合美军作战,完全失去了自主性。其军事力量只剩下在沙漠里炸武装分子。
撒切尔一面裁撤军队一面关闭工厂。工党为了保住英国的工厂进行大规模国有化。但失去殖民地的英国没法得到免费的原材料也无法把工业品倾销到殖民地。工党的国有化战略很快就让英国经济招架不住了。撒切尔紧抱美国大腿,彻底认清自己的位置,与美国金融业深度捆绑。英国的重工业城市曼切斯特甚至出现一天下岗40万人的狂潮。
伦敦金融城
与此同时,伦敦成为了全球外汇交易中心,每天的外汇交易达到惊人的一万亿美元,伦敦金融城完全成了美国华尔街分店。如今全英国GDP靠伦敦,伦敦GDP靠金融城。可以说如今的英国经济已经与美国金融深度捆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随着英国钢铁公司计划在6月份关闭最后两座高炉,英国即将成为五常、G7、G20里唯一一个没能力生产钢铁的国家。英国也是全世界五常中唯一一个搞不了核电站的国家。2015年中英法三国签署协议共同建设欣克利角核电站,结果由于国际施压,2022年英国把中国排除在外,结果这个核电站彻底成了烂尾工程。
查尔斯三世
如果你是一个小国,金融立国确实可以理解。毕竟你的目标是如何过上好日子。但你身份是联合国五常,却抱紧美国大腿,国家实体经济完全放飞自我成了华尔街分店。彻头彻尾的五常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