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设计公社公寓:创新生活空间引领都市居住新风尚

在当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如何巧妙地将有限的空间转化为舒适宜居的环境,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厦门,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意的海滨城市,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生活方式,再次走在了前列。今天,我们将带您走进厦门设计公社公寓,一探究竟,看看这座公寓是如何以创新的设计理念,引领都市居住新风尚的。

一、背景介绍:厦门设计公社公寓的诞生

厦门设计公社公寓位于厦门市的核心地段,是由一群富有创意和激情的设计师联手打造的新型居住空间。公寓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现代都市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同时解决城市空间日益紧张的问题。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和多功能设计,设计公社公寓不仅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更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社区。

二、设计亮点:18㎡改出两室一厅的奇迹

在设计公社公寓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套仅有18平方米的公寓,经过精心改造,竟然实现了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完美布局。这套公寓的业主郭裕发先生,是一位对生活品质有着极高要求的年轻人。他在2023年逆势购买了这套小户型公寓,并花费15万元进行了全面改造。

1. 空间利用:层高3.7米的巧妙设计

这套公寓的层高为3.7米,设计师巧妙地将其分为上下两层,中间采用挑空设计,既增加了空间感,又保证了通风和采光。上层作为卧室和书房,下层则布置为客厅、厨房和卫生间。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每一寸空间都被充分利用,丝毫没有局促感。

2. 收纳魔法:17个柜子的智慧收纳

收纳是小户型设计的重中之重。在这套公寓中,设计师共设置了17个柜子,分布在各个角落,极大地提升了收纳空间。例如,在头顶挑空位置设计了椅柜,方便客人来访时使用;墙壁上挖出壁龛,用于摆放小物件;可折叠、透明的亚克力椅子,节省空间且便于收纳。这些巧妙的设计,让小空间也能井井有条。

3. 多功能家具:一物多用的智慧选择

为了进一步提升空间利用率,设计师选用了许多多功能家具。例如,客厅的沙发可以变身成床,餐桌可以折叠收纳,厨房的操作台也可以作为吧台使用。这些家具不仅实用,还极具设计感,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不少时尚气息。

三、生活模式:小空间大幸福

郭裕发一家三口原本住在漳州一套150平方米的大房子里,搬入这套18平方米的公寓后,他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虽然房子面积变小了,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却更加紧密,幸福感满满。

1. 家庭互动:亲密无间的亲情体验

在小户型公寓中,家庭成员的互动更加频繁。无论是做饭、用餐,还是休闲娱乐,大家都能在一起,增进了彼此的感情。郭裕发表示,小户型不仅节省了生活成本,还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2. 户外生活:拥抱自然的健康选择

由于室内空间有限,郭裕发一家将部分娱乐活动转移到了户外。他们经常去公园散步、跑步,或者去购物中心购物、看电影。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还让他们更加健康。

3. 教育资源:为未来铺路的教育优势

在购买这套公寓时,郭裕发还考虑到了厦门的教育资源优势。厦门拥有众多优质学校,为孩子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此外,这套公寓未来还可以作为女儿的单身公寓,可谓一举多得。

四、社区融合:台青社区融合公寓的创新实践

除了设计公社公寓,厦门还在积极探索社区融合的新模式。位于厦门市翔安区欧厝村的台青社区融合公寓,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1. 公寓设施:舒适的居住环境

台青社区融合公寓首批开放四层,可供16位台青入住。公寓内配备共享厨房、直播间、阅读空间和休闲露台等设施,为台青提供了舒适的居住和交流环境。

2. 文化融合:公益国学文化空间的打造

首批入驻的台青陈圣原,在参与筹备台青公寓的同时,还在公寓内打造了公益国学文化空间,服务当地村民。通过汉文化汉服体验和课程,结合欧厝的海洋特色文化,打造了一个以村史为出发点的课堂。

3. 社区互动:共同参与社区发展

厦门翔安欧厝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张晖杭表示,欢迎台青朋友们加入,共同参与社区发展。这种社区融合的模式,不仅为台青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还促进了两岸同胞的交流与融合。

五、总结:设计引领未来生活

厦门设计公社公寓和台青社区融合公寓的成功实践,充分展示了设计在提升居住品质和促进社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多功能的空间布局,小户型也能拥有大幸福。未来,随着城市空间的日益紧张,这种高效利用空间的设计理念,必将成为都市居住的新风尚。

无论是18平方米的小户型公寓,还是充满文化融合气息的台青社区,厦门的设计师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设计改变生活”的真谛。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这样的创新设计,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