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110移车服务升级:高效便捷解决停车难题,市民点赞新举措

在现代社会,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域,车辆被堵、找不到停车位的情况时有发生,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厦门警方近年来不断优化升级110移车服务,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新举措,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广泛赞誉。

一、移车服务的历史沿革

早在2009年,厦门警方就创新性地开通了“110直播室”,在110指挥中心设立电信、移动公司专席,为市民提供非交通违法类车辆被堵移位求助等服务。市民只需拨打114或12580,即可轻松寻求帮助。这一举措在当时极大地缓解了市民因车辆被堵而引发的困扰。

2015年,市公安局110指挥情报中心进一步成立了非警务警情处置中心(简称处置中心),整合分流移车、咨询等非警务警情,提升了响应处置水平。然而,随着社会车辆的激增,市民的移车服务需求也迅猛增长。据统计,2018年,厦门市公安局非警务警情处置中心共受理移车求助电话126.7万个,是2009年上线之初的600多倍,处置中心的移车专席难以负荷,话务接通率有所降低。

二、移车服务的优化升级

面对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厦门警方坚持以民生为导向,进一步优化非警务警情处置工作,创新建立移车求助处置新机制,大大提升了移车服务水平。

1. 席位扩容,提升接通率

根据以往的移车服务模式,市民呼叫114热线后,电话将统一接入处置中心的114专席受理。然而,由于处置中心移车服务专席话务承载能力有限,该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市民的需求。对此,厦门警方精准施策,对114移车话务席位进行了扩容,使得话务接通率提升至97.7%,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

2. 缩短通知时间,提升效率

升级后的移车服务,从热线受理到成功通知车主挪车,平均只需用时3分钟。这一高效的响应速度,不仅大大缩短了市民等待的时间,也有效减少了因车辆被堵而引发的交通拥堵。

三、多举措缓解停车难题

除了优化移车服务,厦门市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多管齐下缓解停车难题。

1. 新增公共停车位

近年来,厦门市建设局高度重视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采用单独新建、结合建设、既有建筑改造、收储用地临时利用、道路施划等方式,不断增加公共停车泊位。2022年,厦门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681个;2023年,将继续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力争完成不少于5000个公共停车泊位建设。

2. 推广智慧停车

厦门市建设局致力于提升智慧停车水平,推广停车设施错时共享。通过建设厦门市智慧停车数据开放平台,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汇聚全市停车场(泊位)数据,提升停车场智能化水平。截至去年年底,厦门市已有8000余个错时共享车位,11万余个智慧车位实时数据发布。

3. 停车收费新政

自3月1日起,市发改委联合市建设局重新修订的《厦门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提出了政府定价管理道路临时停车实行首次15分钟免费、政府定价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可享受减免优惠等新政策。这一新政不仅减少了市民的停车成本,还有助于形成“短停快走”的良好停车意识,提升了车位的使用率。

四、市民反响热烈

新举措的实施,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反响和一致好评。许多市民表示,移车服务的优化升级,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首次15分钟免费停车政策,不仅节省了费用,还提高了办事效率。

在古城西路第一医院思明分院门口,市民林女士表示,15分钟内免费停车的新政实施后,每次省了5元钱,减少了她出行就医的成本。市民张先生则认为,新政有助于形成“短停快走”的良好停车意识,缓解了停车难和道路拥堵问题。

五、未来展望

未来,厦门警方和相关部门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优化移车服务和停车管理,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厦门有望在解决停车难题方面走出一条高效、便捷、智能的新路子。

总之,厦门110移车服务的优化升级和多举措缓解停车难题的实践,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停车难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将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