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科学城 谋划新篇章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2023年12月20日,厦门市多个部门及国企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在上海进行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实地走访,考察了上海张江科学城、临港国际创新协同区等地,旨在汲取上海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这次考察不仅是厦门科学城建设的一次重要学习之旅,更是厦门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的重要里程碑。

厦门科学城的战略布局

2020年8月,厦门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规划依托集美、同安、翔安三区,建设一个“科、产、城、人、用”高度融合的科学城。这一战略布局不仅是对厦门未来发展的深远谋划,更是对新时代科技创新要求的积极响应。

经过几年的努力,厦门科学城已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科学城已落地2家省创新实验室、12家新型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核心园区累计注册入驻各类企业超过1600家。这些数字背后,是厦门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扎实步伐和坚定决心。

高质量科学城的建设要点

建设高质量的科学城,已成为国内主要城市的共同目标。那么,如何打造一个既具备科研基础设施、创新服务、多元创新主体等科学要素,又具备居住社交、绿色宜居等城市特质的创新载体呢?

专家们指出,科学城建设要协调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提供科学开源平台,集成各类新兴技术的应用场景。厦门市同安新城片区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费薇认为,厦门科学城应找准城市各自的定位,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高地。厦门在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区域优势和较好的产业基础,应精准聚焦这些领域,优先发展。

科技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科技创新不仅是科学城建设的核心,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今年以来,区科技局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主体,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在科技型企业培育方面,区科技局深入开展工作,对接重点科技型企业,宣传国家科技创新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评价。一季度,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97家,培育发展“雏鹰”企业3家,遴选30家高成长性企业重点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

此外,区科技局还积极开展技术合同登记工作,深入多家企事业单位,了解重点项目和工程,挖掘技术合同。通过对接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多渠道拓展技术合同来源,扩大登记覆盖面。一季度,技术合同交易额已完成6亿元。

科技招商助力产业链条式发展

在科技招商方面,区科技局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立足当地科技招商工作,争取引进适合的相关企业。全面对接兄弟单位,详细了解当地的招商政策,学习科技招商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与镇乡、园区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联合招商。

广泛开展以商招商,充分挖掘当地重点科技型企业的人脉资源,带动上下游产业入驻,形成产业链条式发展。一季度,提供有效信息8个,签署框架协议3个,内资到位1300多万元。

展望未来:厦门科学城的新篇章

展望未来,厦门科学城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创新高地。通过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厦门科学城将为厦门市乃至全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这一过程中,厦门科学城不仅要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协调发展,还要注重科学开源平台的搭建和新兴技术应用的集成。同时,找准自身定位,聚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高地。

总之,厦门科学城的建设不仅是对新时代科技创新要求的积极响应,更是厦门谱写新时代奋斗篇章的重要一笔。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厦门科学城必将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典范,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让我们共同期待厦门科学城的新篇章,见证科技创新引领城市发展的辉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