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从“制造”到“创造”,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言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开放的政策环境,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从最初的“厦门加工”到“厦门制造”,再到如今的“厦门创造”,厦门经济特区走过了一段光辉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厦门通过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厦门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

  1. 政策支持与战略布局

厦门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例如,《厦门市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几年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目标任务,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1.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数据显示,2022年,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四上”重点企业研发投入的七成以上,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034.67亿元。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厦门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和高度重视。

  1. 人才引进与培养

厦门通过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1. 高新技术企业的崛起

随着一个个高新科技企业、创新实验室的落地生根,厦门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厦门钜瓷科技、翔安创新实验室等高科技企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1. 氮化铝新材料的国产替代

厦门钜瓷科技生产的氮化铝新材料,实现了国产替代,广泛应用于等离子刻蚀机等高端设备中。这一突破不仅提升了厦门制造业的竞争力,也为国家战略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1. 信息“大动脉”的强劲动能

厦门的通信事业展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传统通信业务与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质生产力。厦门电信、厦门移动、厦门联通等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厦门市打造数字化新引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发展。

三、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1.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厦门市正在努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构建“446”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嘉庚创新实验室作为福建省探索科技大平台的先行者,致力于成为能源材料领域的“科技加速器”和“产业发动机”。

  1. 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

厦门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厦门在福建省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1.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窗口

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厦门至澳大利亚航线的成功首航、厦门国际博览会馆的落成使用、赣闽丝路海运的海铁联运天天班等,都展示了厦门在对外开放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

四、未来展望:持续创新,引领未来

  1. 加强产学研结合

未来,厦门将继续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通过搭建更多创新平台,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厦门将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创造良好条件。

  1.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厦门将继续加大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投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注入新动能。

结语

从“制造”到“创造”,厦门以其坚定的创新步伐,走在了全国前列。科技创新不仅赋能产业升级,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厦门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科技创新,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厦门智慧”和“厦门力量”。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书写着新时代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