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同安区教育机构创新实践:打造高质量教育生态圈的最新探索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厦门市同安区以其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和创新实践,成为了全国教育界瞩目的焦点。近年来,同安区在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不仅推动了区域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更为全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本文将深入探讨同安区在教育创新方面的最新实践,揭示其如何打造高质量教育生态圈的秘诀。

一、新教育实验:聆听窗外声音,拓展教育视野

2024年7月,同安区成功举办了新教育实验研讨会(全国年会),吸引了全国政协副主席朱永新等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此次研讨会的主题“聆听窗外声音”,旨在鼓励教育工作者跳出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关注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化需求。

在开幕式上,来自厦门、漳州、泉州地区的新教育实验校的教师、学生、家长分享了8个教育生命叙事,生动展示了各学校在新教育实验中的成果。这些叙事不仅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更展示了教育实践的创新。

同安区作为全国最早参与新教育实验的区域之一,经过20多年的探索,涌现出21所新教育实验校。这些学校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二、校政企协作: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养未来人才

近日,集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在厦门科学城正式揭牌,标志着同安区在校政企协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基地的成立旨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人才带动创新创业的新机制。

集美大学与同安区委人才办、建潘集团紧密合作,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专业过硬的创业导师团队,为创新创业项目团队提供指导和支持。同安区委人才办还介绍了针对高校毕业生的落户政策、就业生活补贴、住房租金补贴、创业扶持政策等,为集大学子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创业支持。

此外,德韬科技园总经理刘欢详细讲解了建潘集团旗下创孵团队的核心能力和特色服务,进一步增强了集大学子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这一平台,集美大学毕业生带来了六个高质量项目,与行业协会专家、创投机构面对面交流,为毕业生答疑解惑。

三、校园行活动:走进学校,感悟教育真谛

2023年,《中国教师》杂志社联合北师大教育家成长研究中心发起了“共创高质量教育·校园行”系列活动,走进了厦门海沧北附学校(未来海岸校区)、厦门同安区西柯中心小学、厦门第七幼儿园等学校,进行深入调研。

调研团参观了学校的文化长廊、黑板报、书法作品展,观看了学校艺术社团的精彩表演,并与学校领导、教师进行了交流座谈。通过这些活动,调研团深入了解了学校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实践创新,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和力量。

四、智能技术赋能:撬动教育未来,构建智慧教育生态

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教育领域,同安区在这一方面也走在了前列。智能电子白板、交互式一体机、自适应学习系统等技术在同安区各学校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学习环境,提升了教学效果。

同安区还积极探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课程设计、课堂互动和学情分析,破解传统教育难题。智能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也为教师提供了更高效的教学工具。

五、心本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真爱生命的教育探索

厦门市同安区祥平中心小学的“心本教育”理念,成为了同安区教育创新的又一亮点。该校校长邵永红提出“教育之道,从‘心’开始”的办学主张,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学校通过心本德育、心本课程、心本教学和心本文化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心本教育办学理念。该校的心理剧大赛等活动,不仅展示了学生的才华,更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

结语

厦门市同安区在教育创新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高质量教育生态圈的美好图景。通过新教育实验、校政企协作、校园行活动、智能技术赋能和心本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同安区不仅提升了区域教育质量,更为全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未来,同安区将继续在教育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