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联检大厦启用新科技 助力海港口岸高效通关创新举措
引言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跨境贸易的便利化成为各国争相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厦门市在这一领域走在了前列。2024年9月18日,厦门市创新关地协同集成化改革,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创新实践,大幅提升了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本文将深入探讨厦门市在这一领域的具体举措,特别是厦门联检大厦启用的新科技,如何助力海港口岸实现高效通关。
一、厦门数字口岸平台:数据互通互联的基石
厦门市通过建立厦门数字口岸平台,实现了口岸数据的互通互联和共享共用。这一平台不仅整合了口岸业务功能,还优化了监管作业流程,极大地提升了跨境贸易的便利化水平。
- 数据高效流转: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数据的高效流转,避免了传统纸质文件传递的低效和误差。
- 统一管理:通关物流各环节的统一、高效、智能管理,使得企业在申报、查验、放行等各个环节都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二、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升航空货运效率
航空物流作为跨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直接影响着整体贸易的流畅性。厦门市在这一领域也进行了大胆创新。
- 电子信息化:通过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企业可以实时掌握货物的动态,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困扰。
- 船舶动态申报:平台推出的船舶动态申报功能,使得船舶进出港更加高效,减少了等待时间。
三、海港口岸限定区域闸口信息采集核对系统:精准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海港口岸的管理水平,厦门市建立了海港口岸限定区域闸口信息采集核对系统。
- 信息精准采集:系统能够精准采集货物和车辆的信息,确保每一票货物都能被准确识别和追踪。
- 快速通关:通过信息核对,系统能够快速判断货物是否符合通关条件,从而实现快速通关。
四、创新查验分流模式:提高查验效率
查验是跨境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厦门市在这一环节也进行了创新。
- 智能云分流:通过智能云分流功能,货物在码头内的装卸和运输次数减少了50%,时间压缩了90%,实现了15分钟一步到位。
- 查验免预约:非提前申报的货物在遇到查验时,也能享受查验免预约的便捷服务,变被动预约为海关主动通知,提高了查验效率。
五、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无缝对接
为了实现跨境贸易的无缝对接,厦门市推出了“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
- 一锁到底:货物在全程只需一次锁闭,避免了多次开箱查验,极大地提高了通关效率。
- 信息共享:通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海关信息共享,实现了货物的快速通关。
六、新型贸易形态监管便利:适应新趋势
随着新型贸易形态的不断涌现,厦门市也在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模式。
- 灵活监管:针对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型贸易形态,厦门市推出了灵活的监管措施,适应了新趋势的发展。
- 政策支持:通过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新型贸易,提升了整体贸易水平。
七、实际成效:企业成本大幅降低
通过这些集成化改革举措,厦门市不仅提升了企业作业效率,还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
- 节约成本:据统计,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超过1.5亿元。
- 提升效率:企业在通关各个环节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整体通关时间大幅缩短。
八、未来展望:持续深化数字口岸建设
厦门市在数字口岸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 持续创新:将继续深化数字口岸建设,推出更多创新举措。
- 对外开放: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助力厦门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
结语
厦门市通过创新关地协同集成化改革,启用新科技,在海港口岸高效通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不仅提升了跨境贸易的便利化水平,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厦门市将继续在这一领域深耕细作,为全球贸易的便利化贡献更多力量。
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相信读者对厦门市在跨境贸易便利化方面的创新举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这些信息能够为相关企业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共同推动跨境贸易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