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社保政务服务再升级,“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暖人心

在现代化城市治理的浪潮中,厦门市社保中心紧跟国家“放管服”改革的步伐,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满足感。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厦门市的社保政务服务实现了质的飞跃,特别是“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的推出,更是让广大市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温暖。

一、改革背景:响应国家政策,提升服务效能

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旨在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厦门市社保中心积极响应,将相关联的单一事项整合为群众视角下的“一件事”,推行集成化办理,大幅减少了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

二、核心举措:优化流程,升级平台,数据共享

  1. 优化业务流程:通过对社保事项的细致梳理,厦门市社会保险中心将多个相关联的事项进行整合,实现一个入口申请,提交一套材料,一网受理审核。以申领工亡人员有关待遇为例,8个事项的办事材料由原来的42份精简为19份,办理时限由32天缩短至6天,真正实现了“一趟不用跑”。

  2. 升级系统平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厦门市社保中心对系统平台进行全面升级,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和服务响应速度。群众只需扫描服务大厅二维码,即可了解详细的办事流程和受理方式,线上线下均可办理。

  3. 数据共享:通过数据共享机制,厦门市社保中心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互通,避免了重复提交材料和多次跑腿的问题,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

三、线上线下融合:打造全方位服务模式

  1. 线上服务新模式:参保人可通过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和厦门智慧人社微信公众号申请办理社保事项,享受“网上办”“掌上办”的便利。

  2. 线下综合受理窗口:在厦门市政务服务中心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厅,设有专门的“一件事”综合受理窗口,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的模式,确保服务高效、便捷。

  3. 窗口前移、服务延伸:积极探索将服务窗口前移至社区、企业,充分利用社保卡业务前移的优势,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社保业务。

四、案例分析:以“i厦门”服务升级为例

“i厦门”App7.0版本的上线,标志着厦门政务服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新版本不仅在UI界面、应用服务分类、智能搜索逻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还按照个人、企业的生命周期重新分类服务,更加贴合用户实际需求。

  1. “小i快填”服务:通过授权查询调取功能,用户可一键填写表单资料,大大节省了办理时间。

  2. 数据安全保障:调取的个人资料数据享受国家级加密保护,用完即销毁,切实保障用户隐私安全。

  3. 在线证明打印中心:提供不动产、公积金证明材料等6类12项在线打印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生活。

五、未来展望:持续优化,提升市民幸福感

厦门市社保中心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与银行等机构的合作,扩大服务范围,在更多服务网点提供便捷的社保自助服务。同时,将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系统平台功能,确保社保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六、政策解读:五大变化助力医保服务升级

  1. 备案秒批秒办:异地就医备案实现秒批秒办,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

  2. 跨省直接结算: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也可享受跨省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服务。

  3. 双向享受待遇:异地就医人员在就医地和参保地均可享受相应待遇。

  4. 备案人员范围扩大:涵盖异地急诊抢救人员和非急诊且未转诊人员。

  5. 十五分钟医保服务圈:进一步完善十五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提升市民办理医保事项的便利性。

结语

厦门市的社保政务服务改革,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服务理念的革新。通过一系列便民举措,厦门市社保中心用实际行动温暖了市民的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市民幸福感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厦门将继续在社保服务的道路上不断创新、砥砺前行,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