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这座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美丽海滨城市,以其宜人的气候、秀丽的风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遐迩。然而,近年来,厦门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展现出了惊人的活力和潜力,特别是在产业集群的打造和营商环境的优化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厦门的多元化工厂集群及其背后的经济动力。

一、同安区:营商中的“赢商”典范

同安区,作为厦门市跨岛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上可谓是突飞猛进。生产总值连跨四个百亿台阶,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成为厦门跨岛发展的主引擎。

1. 高能级项目不断落地

同安区通过一系列前瞻性、创新性举措,如校友招商、高效办成一件事行动等,成功吸引了众多高能级项目落地。今年上半年,同安区已开工项目45个,总投资106亿元;已竣工项目40个,总投资208.68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了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不仅完善了产业生态,也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力。

2. 特色产业集群崛起

在产业链构建方面,同安区充分利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这一国家级平台,积极展示其营商赢商的优势,吸引了国内外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特别是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同安区蓄势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以锂电池为特色,紧抓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促进锂电新能源产业全链条、矩阵式、集群化联动发展。

二、厦门海洋高新区:专精特新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高地

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厦门海洋高新区)的正式揭牌,标志着厦门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1. 园区规划与布局

厦门海洋高新区规划总面积1027.74万平方米,涵盖海洋高新产业、现代渔业和休闲旅游、现代航运物流、配套服务四大组团。重点打造以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高端装备与新材料、海洋信息与数字产业等为主导的“6+2”产业体系。

2. 推进园区建设

为加快推进园区开发建设,厦门已成立专门的分指挥部,负责具体推进园区项目建设、招商运营等工作。通过建立“一区多园”管理模式、成立海洋高新城公司、建立海洋产业基金等一系列举措,着力打造创新、人才、产业高地。

三、集美区: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崭露头角

集美区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成为厦门市唯一入选的产业集群。

1. 产业链企业集聚

目前,集美区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产业链企业超130家,中小企业占比95%。近三年来,产业产值年均增速约22%,2021年集群总产值达68.4亿元。

2. 创新与升级

工信部要求入选产业集群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增强集群创新活力和产业链关键环节配套能力。集美区正着力推进集群数字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升集群治理和服务水平。

四、翔安区:临空产业集群蓄势待发

中建一局中标厦航翔安新生产基地项目,为厦门培育千亿临空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1. 项目建设与意义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2.29万平方米,主要建设运行保障用房、住勤保障用房等。项目建成后,将为厦门拓展“一带一路”航线和洲际航线发展空间,助力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战略支点。

2. 提升国际航空枢纽竞争力

厦航新生产基地项目将提高厦门国际航空枢纽竞争力,深化落实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对推动两岸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厦门,这座充满活力的海滨城市,正以其多元化的工厂集群和优化的营商环境,书写着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从同安区的高能级项目落地,到海洋高新区的专精特新产业集群,再到集美区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和翔安区的临空产业集群,厦门正一步步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厦门必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