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创新突破:实验室系统工程引领科技发展新潮流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厦门市凭借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扎实的科技创新基础,正逐步成为我国科技领域的新高地。特别是近年来,厦门在实验室系统工程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为全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拨投结合:科技扶持新模式
厦门市的科技扶持政策独具匠心,其“拨投结合”模式成功吸引了众多新型研发机构入驻。以中国科学院理化所低密度微球及复合材料研究院为例,年产1000立方米高性能浮力材料生产线的落地,标志着厦门市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市科技局通过“代持入股”方式,以部分科技扶持资金引进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启动、投产的高效运作。
这一模式的成功,不仅在于资金的灵活运用,更在于其背后对科技创新规律的深刻理解。通过将财政拨款与投资有机结合,厦门有效激发了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二、校企携手:低空经济新引擎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携手共建的“低空安全智联联合实验室”,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该实验室依托中国电信在5G-A、卫星、物联网、天翼云等领域的资源优势,致力于低空安全智联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这一合作不仅为厦门低空经济发展打造了“新引擎”,更为全国低空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深度定制智能方舱、5G机载、卫星机载等网联终端,实验室构筑了业界领先的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和低空服务监管平台,为生产作业、公共服务、航空消费等低空应用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
三、国家级孵化器:联合实验室加速器
作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厦门创新创业园在联合实验室的建设上成效显著。园区集聚了企业、高校等多方力量,专攻产业化技术难题,有效赋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以厦门斯研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为例,校企共建的联合实验室让这家石墨烯创业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尝到了甜头。通过联合实验室的研发,斯研新材料成功发布了以石墨烯光触媒材料为核心的空气净化系列产品,标志着该公司在石墨烯应用领域取得了新突破。
四、政策引导:金融助力科技创新
厦门市政府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政策引导同样值得称道。通过设立20亿元海洋高新产业发展基金,厦门支持涉海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此外,厦门市财政局发布的《关于升级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提出整合设立3支科创类基金,推动科技和人才扶持资金“拨改投”,形成100亿元风投基金群,赋能产业发展。
五、湖里区:创新驱动发展高地
厦门市湖里区作为经济特区的发祥地,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湖里区吸引了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形成了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商贸物流等支柱产业集群。
湖里区拥有多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如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企业重点实验室、清华海峡研究院等,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通过举办科创产业发展环境推介会等活动,湖里区不断释放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高地。
结语
厦门市的科技创新之路,是一条充满智慧与汗水的探索之路。通过拨投结合、校企携手、政策引导等多重举措,厦门在实验室系统工程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全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随着更多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创新政策的落地,厦门必将在科技领域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