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畔的无锡,从明清时期起便经济繁盛,回望无锡的百年风华,底蕴悠久深厚的工商文化,一直是无锡一抹鲜亮的底色。距离无锡千里的“东方明珠”香港,其百年悠长的繁荣岁月里,处处刻有无锡人的身影。

比如,在香港的无锡籍航运世家——“香港船王”赵从衍家族,从运河桨声到海洋汽笛,自第一代的赵从衍再到家族第三代的赵式庆,祖孙三代人的执着与接力,将无锡的漕运智慧书写成世界航运史上的传奇篇章。

“香港船王”赵从衍(左)

从运河桨声到海洋汽笛,“香港船王”赵从衍家族之传奇

 赵从衍(右2)、董浩云等航运业巨子

出生于江苏无锡的赵从衍(1912-1999),系华光海运之创办人,他同包玉刚、董浩云、曹文锦4人,被尊称为“香港四大船王”;此外,他与环球船务的包玉刚、东方海外的董浩云,也被并称为世界三大船王。

“身居北土家南土,除却摊书只忆家。”大运河畔的无锡,是着名文学家钱钟书的故乡,自明清时期起,无锡给外人的第一印象是它底蕴深厚的商业文化,早于120多年前,以民族资本与机器工业为标志的中国近代工商业就在此地兴起,也孕育了无锡的百年繁华。

在无锡,人们不以做官作为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创办实业的亲商重商已成为传统。出生于无锡的赵从衍,父亲走的是仕途,但他却极少提及。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的他,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律师。抗战期间,他不满汪精卫汉奸伪政权,决定改行为商。

1940年代,赵从衍仅以一艘“国星号”开始从事海上运输,到1948年,已成家立业、育有四子一女的他,一家人转到香港,另辟航运事业新天地。1949年起,赵从衍与泰山航运、平安轮船合作,从此资产日增。

“香港船王”赵从衍

1952年,赵从衍创办华光航运,从一开始就专营亚洲航线散货船。1957年,华光就是香港船东会创始成员之一,这一年,赵从衍与董浩云等组团,到台湾与蒋介石见面。

1960年代开始,华光就向日本订船,首艘船“NEW VENTURE”于1966年交付;这一年,赵从衍之第四子赵世光加入公司,与父亲赵从衍、其兄赵世彭共同打理华光,也意味着华光跨入“父子档”经营时代。1973年,华光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到了1982年,华光旗下的“日立勇士轮”建成,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散货轮。

1999年,华光私有化退市,这一年,创办人赵从衍辞世,享年87岁;此后,其子赵世光又从其兄长赵世彭接棒了家族的航运王国。

赵世光与何莉莉

赵从衍1999年离世前,将家族的航运板块交由四个儿子中的长子赵世彭、第四子赵世光共同打理。2001年,赵世彭因突发心脏病猝死,兄终弟及,老四赵世光成了家族航运王国华光的掌舵人。

此后,赵世光又再一次交棒,启动家族第三代接力,其女儿赵式明、儿子赵式庆先后成为华光航运第三代掌门人。从运河桨声到海洋汽笛,赵氏家族用三代人的接力,将无锡的漕运智慧书写成世界航运史上的传奇篇章。

华光航运成立迄今已73年,自1960年代起,在中国、日本、韩国建造及交付了超过200艘新船,涵盖油轮、液化气船、散货船、集装箱船等6种船型,目前正管理超过80艘船舶,拥有船员达3500人。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当华光迎来70周年时,公司接管了全球最大、中国第一艘的LNG加注船。

华光航运执行董事长赵式庆

过去的2024年,对于航运业而言,是极具挑战的一年,持续升级的俄乌冲突硝烟未散,中东地区又陷入动荡,红海冲突令许多船只不得不绕行好望角,航运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华光航运执行董事长赵式庆看来,他与华光航运未来将面临二大挑战,一是“敏捷创新”,二是“重塑传承”。

华光航运,作为一家扎根香港的国际航运企业 ,能够在发展中快速适应多变的国际环境至关重要。去年,他们正式成立干散货租船运营业务的华光达远航运有限公司,得益于既有的船东业务和华光船舶管理业务 , 今天的华光已然发展为多元化的航运集团,业务覆盖船东、船舶管理、船舶运营,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了始终紧随新的技术发展,更有效跟进新的科技,他们还成立华光海事服务,其研究的航海科技项目包括环保科技、节能设备等,希望将来成为智能科技驱动的航运集团,并注重未来型人才的培养。

赵式庆在一次受访中,除了谈及全球航运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他亦提议,香港举办多项核心竞争优势,包括特殊的社会条件、国际化的金融系统和基本法,同时也考虑到人才不足、土地太少、以及没有与澳大利亚。巴西等过达成双边贸易税务豁免安排等问题,香港自身作为一座城市很难解决,若能进一步和大湾区融合,则香港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平台,充分发挥香港贸易枢纽的角色。

传承任重道远,“美女船王”之姐弟交班

华光航运前执行董事长赵式明

时光荏苒,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主席赵式明自2019年逐渐淡出家族航运板块,交由其弟赵式庆接棒,已经6年过去了;即便如此,她依旧未能忘却这一事业,反而在国际航运界“更上一层楼”。2021年,她获邀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海运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的主席,积极为提升国际航运的整体利益发展而努力。

要知道,赵式明是BIMCO百年史上首位华人女性主席,对于赵式明而言,无疑是在航运界上了一个新高度。这几年来,她更多的关注航运业的法规及节能环保等问题,并与国际海事组织接洽,积极推动海运的多方向发展。

航运业,向来被比喻为“男人的世界”,被称为“美女船王”的赵式明,可说是“巾帼不让须眉”,她于2002年加上华光,此后“十年磨一剑”,她于2013年从父亲赵世光手上接过权力棒,正式出任华光航运董事长。

赵式明作为华光航运首位家族第三代掌门人,在她接过权杖自时,全球航运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凭借她的运筹帷幄、以及稳健的经营风格,帮助华光渡过了航运市场的低谷,将华光成功打造成世界知名航运品牌。

赵式明与父亲赵世光在以她英文名Sabrina命名的船只前合影

赵式明是赵世光的长女,出生于1974年,她的母亲是知名香港影星、被称为邵氏“新十二金钗”之一的何莉莉。

曾在英国最早的七大公学之一的查特豪斯公学接受了优质教育的她,于1996年获得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数学和管理学学位后,没有直接回到家族企业,而是外部历练,加入怡和证券,从基层开始。

2004年,父亲赵世光突发中风住院,身为豪门千金的赵式明,被紧急“扶上马”,毫无预警地推向前台,协助父亲打理华光航运。当时,即便是公司内部,也有不少人质疑,她如何承续家族的航运传奇。

此后,父亲赵世光病愈复出,她又退居二线,不争功也未尝有丝毫怨语。不过,赵式明傲人的表现,以及她稳健的投资策略,以及投资包括大型油轮、各类干散装货轮多元化策略,来规避单一市场风险,得到父亲、公司上下及公司长期合作伙伴的肯定,她再度走上舞台中央,全面接管华光航运。

2013年,赵式明正式掌舵,出任华光航运控股董事会主席,当年,她还跻身福布斯的“亚洲商界权势女性榜”。当时在外部海运环境面临多重挑战下,她领导的华光航运已连续实现第八年盈利。2015年,她出任香港船东会主席,此乃该组织成立半个世纪来首位女性主席。

2018年,赵式明获颁“海运统帅奖”,在她之前,亚洲地区仅有两人获此殊荣,一个是万邦集团创始人曹云锦,另一个是前中远集团董事长魏家福。正当赵式明走向事业巅峰之刻,让外界想不到的是,此位“美女船王”将家族航运王国的权杖交予她的弟弟赵式庆,从此淡出家族航运板块。

华光航运执行董事长赵式庆

作为“香港船王”赵从衍家族的第三代的赵式庆,虽出身豪门,也有一副“高富帅”外表,但他并不是纨绔子弟。升高190公分的他,一头微卷的半长发,给人一种亦文亦武亦商的多面孔。

从小对武术产生兴趣的赵式庆,8岁起就拜师学武,先后得到4位老师的教导。中华武术讲究的是“信廉仁勇”,习武不仅是身体上的锻炼,也养成了他勇于担当的男子汉个性。

13岁时,父母安排他赴英国求学,此后从英国哲学系毕业的他,又到香港中文大学修读人类学硕士,后来又到广州暨南大学修读博士。

2019年,在姐姐赵式明“让位”后,赵式庆成为华光航运执行董事长,还出任香港航商公会主席,如何迈上百年航运世家的进阶之路,将家族航运事业发扬光大,显然是一个不小挑战。赵式庆曾表示,很多人说“创业难,守业更难”,但在他看来,惟从其理念与接触上“没有守业这么回事”,他以为,“每一代都要重新再创新,重新再创业,所以拼搏的精神要保留下来。”

赵式庆觉得,他与被誉为“香港船王”的爷爷赵从衍非常相像,而他的父亲赵世光17岁就赴英留学,在华光危难之际,令公司重新走向辉煌。当年,他在英国选读哲学,父亲对他选科没有干预,从小跟着父亲出席各种活动,以至于他接手家族生意后,对工作环境和生意伙伴有熟悉感,也为他返回家中事业做了很好的铺垫。

赵式庆认为,拓展家族事业是他的一个家业承继的严肃问题,每一代都要再创新再创业,无论是内地还是在海外都要有进一步的布局,因此,他经常是高强度奔波,以至于在一个地方呆上超过两个星期都成了“不正常”了。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