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最好的台湾电影,就是讲述悲情城市的杀人事件》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看完悲情城市,让我明白了台湾这种独派思想的来源。国民党对台湾是有历史原罪的,所以在解除戒严之后,李登辉这类人堂而皇之的上台,路径也是越来越独。还有就是那种普遍稀薄感的国家认同,在清朝割出去的台湾,经过日据时期,光复之后,本应该是重塑国族认同的最好时间,结果等来了一群土匪。。

这里最能够代表当时台湾本省人的就是林文雄了。“日本人,中国人,被人欺,被人压,没人疼!”这是心声啊!不过也有宽荣和文清这样的左翼青年觉醒~

电影中间也是出现了好多种方言,闽南话,粤语,上海话,日语每一种语言都代表了一方势力和认同感~然后我就想到了,那些台湾政论节目为什么讲着讲着,突然开始飙闽南话了,这就在表示我会说闽南话,我是本省人,我才代表了台湾人的利益!

林文雄死的画面也很有代表性,操着闽南话拿着短刀的本省人被说着上海话的外来人用枪打死了,这象征不言自明啊~还有就是日据时期的影响确实很深,特别是在生活习惯和日常用语上,在年轻一代上就特别明显。宽美写信称谓一直是用的豆桑,和尼桑~

讲王家卫的花样年华那里,我好像听到冬晓在揶揄什么人来着哈哈哈~~~

林文雄和上海帮谈判那里我也觉得贼有意思,两帮人语言不通,中间语言竟然是粤语~~有趣~~~

文清他们在酒馆和别人一起唱《松花江上》的时候也能体现出来那种国族认同的稀薄~他们没有经历过那种血腥战争,没有那种看着国家一点点沦陷的屈辱,没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的记忆,自然无法体会这背后的意义,所以他们会一起唱,但唱不出那种情感~

不过他们在后来的斗争中慢慢看清了果党,开始觉醒意识,进而认同祖国!

我怎么感觉这眷村和部队大院好像啊~

冬晓学哈尼的台湾腔可太好玩儿了~~~好像啊~~哈哈哈~~~以前的人汗我们好像艾~~~

冬晓这台湾电视剧看的好杂啊~~剧情也是脱口而出~~~

童党给我的感觉和墨西哥黑帮的那种未成年杀手好像,干一些脏活,但又不用被法律处以极刑~平时也可当是黑帮的预备队那种~不过现实中这个年纪的无所事事的青少年也很危险,身体发育接近成年人,但又没有成年人的意识,聚在一起,太不稳定因素了。

冬晓这期口音有趣可爱捏~~~最后的拜拜也可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