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洽洽食品交出了一份喜忧参半的成绩单:全年营收71.31亿元,同比增长4.79%,但第四季度净利润却骤降23.9%。

曾经市值356亿的“瓜子第一股”,如今仅剩136亿。

从风光无限到增长乏力,创始人陈先保2020年提出的洽洽百亿营收梦,为何越走越远?

第四季度净利润骤降23.9%,股权激励落空

2025年2月25日,洽洽发布了《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显示,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1.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9%;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9%;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9亿元,同比增长9.73%。

截图自洽洽食品2024年度业绩快报

洽洽食品表示,公司加大渠道扩展,同时丰富产品品类、提升产品结构等,推动业绩实现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2024前三季度洽洽食品单季度盈利都在增长,唯独第四季度业绩开始下降。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洽洽食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的净利润为2.40亿,同比增长35.15%;第二季度洽洽食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的净利润为0.96亿,同比增长7.58%;第三季度洽洽食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的净利润为2.89亿,同比增长21.4%。根据业绩快报和三季报,2024年第四季度,洽洽食品实现营收23.74亿元,同比微增约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亿元,同比下降23.9%。

由于盈利下降,洽洽食品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创下2019年以后四季度的新低。数据显示,洽洽食品2019-2023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2.03亿、2.75亿、3.34亿、3.49亿和2.97亿。

对此,洽洽食品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问题时表示,公司第四季度净利润下降主要和公司葵花籽原料采购价格上涨有关。公司的业绩目标是公司在综合外部环境以及自身经营情况基础上制定的。2025年,洽洽食品将不断进行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渠道创新、激活组织等,为今年的业绩目标持续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洽洽股权激励目标也未能达成。2024年9月,洽洽食品推出股权激励方案,计划向29名高管及核心员工授予478万份股票期权,授予价格19.97元/份。

截图自洽洽食品公告

股权激励考核要求: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不低于10.8%,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不低于21.6%。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5.9%;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44.1%。2026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不低于43.3%;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70.9%。

截图自洽洽食品公告

然而,就2024年业绩来看,洽洽食品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仅为9.73%,未达成21.6%的目标,这也意味着管理层和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无法行权。

发布业绩快报后,瑞银证券指出,洽洽食品业绩不及预期。尽管2024年四季度受益于春节时点较早,但最终收入增速仍弱于预期。除了与需求疲软相关,更重要的是公司所面临的竞争加剧。瑞银证券预计,洽洽食品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及净利润率表现仍会面临压力。

华泰证券也表示,虽然2024年四季度受益于春节错期下的提前备货,但由于KA主销渠道客流减少,叠加礼盒品类竞争较为激烈,公司收入增长放缓;由于采购成本上升和政府补贴减少影响,四季度公司盈利显着承压。

瓜子业务增长乏力,百亿营收目标何时达成?

资料显示,洽洽食品成立于2001年,2008年业绩便达到了20亿元。到了2011年,洽洽食品登陆深交所成为国内“瓜子第一股”。

作为最早一批进军休闲食品的企业,洽洽曾享受过无数的鲜花与掌声。2020年,在洽洽食品营收破50亿元之时,创始人陈先保就为公司立下了“未来2-3年营收破100亿元”的宏伟目标。

然而梦想照进现实仍需要距离。

2020年之后,洽洽食品的盈利能力有下降的趋势。从历年财报来看,2018年至2022年,洽洽食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1.97亿元、48.37亿元、52.89亿元、59.85亿元、68.8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6.50%、15.25%、9.35%、13.15%、15.01%,洽洽食品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5.58%、39.44%、30.73%、15.35%、5.10%,波动十分明显。

聚焦主营业务,可以发现瓜子业务自始至终都是洽洽的王牌业务。

2011年洽洽食品挂牌上市时,74.4%的主营业务收入由葵花子类产品贡献。从洽洽2023年年报和2024半年报公布的数据来看,洽洽食品葵花子产品营收占比为62.75%、63.98%。

截图自洽洽食品公告

据中时财经报道,对于瓜子业务营收占比的减少,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分析称:“一方面,瓜子业务的原材料即葵花籽的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影响了利润空间,这迫使公司减少对瓜子品类的依赖;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洽洽食品正在逐步减少对单一品类的依赖,转向多元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洽洽的瓜子业务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疲软之势逐渐显现。

2021年,洽洽葵花子产品营收同比增加仅3亿元,同比增长5.86%,对比洽洽总营收13.15%的增速,葵花子业务增长疲软。2022年8月,洽洽对葵花籽系列产品整体提价约3.8%,2022年年报显示,葵花子产品营收同比增加5.69亿元左右。根据2023年年报,公司瓜子业务营收增速为-5.36%,是坚果类和其他产品在内的三大分类中唯一下滑的。2024年半年报中,瓜子业务营收增速为3.01%,坚果类和其他产品营收增速为23.90%、10.43%。从增速上看,瓜子业务拖累了洽洽食品的整体业绩增速。

而洽洽一直在努力开辟新的增长渠道。除了传统的瓜子产品,洽洽还接连推出了蚕豆、果冻、薯片、魔芋爽等新品类。2017年,洽洽率先推出每日坚果小黄袋,之后不断推陈出新,相继推出益生菌每日坚果、燕麦坚果片等升级产品,借助全品类坚果的优势,全力开拓新的增长曲线。

截图自洽洽食品官网

2023年洽洽坚果类营收为17.53亿元,占比已经达到了25.75%。2024年上半年,坚果收入增长23.9%至6.6亿元。

但洽洽入局坚果市场时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来伊份等实力玩家早已显露头角,线上渠道被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为主的新晋网红品牌占领。据亚洲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坚果贸易形势与消费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6-2023年,三只松鼠连续八年中国坚果销量第一并遥遥领先。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调研,在坚果(树生)行业市场中,2022年,三只松鼠排名第一,市占率为4.68%,洽洽食品位列第四名,市场占有率为2.31%。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作为洽洽食品的新产品与新业务,坚果类产品如今竞争力不够尚需培育,加之遭遇消费不振,业绩尚不客观。

2024年5月20日,洽洽食品发布投资者关系记录显示,洽洽食品在近期接待调研时表示正在规划未来3—5年的战略,也在寻找第三增长曲线。从以瓜子为主要业务到“瓜子+坚果”双驱动,再到培育新品类做第三增长曲线,洽洽食品正在表现出从单一品类向多元化发展的意愿。

然而,面对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沃隆等市场上强劲的对手,洽洽能否突围仍然前景难料。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投诉增多

此前,洽洽食品便因旗下产品一周之内两登监管部门检验“黑榜”而被裹挟至舆论暴风眼。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2019年8月23日,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9年第34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中,一批次洽洽瓜子(小而香奶油味西瓜子)登上了黑榜,不合格项目为二氧化硫残留。

29日下午,洽洽通过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接到北京市场监管局通知后,第一时间对该批次产品实施召回,在召回产品中抽取部分样品送检,结果均合格。

对于产品检出二氧化硫一事,洽洽提到,西瓜子属于农副产品,植物体内含有一定含量的游离态的和结合态的二氧化硫。“本次抽检的检测报告显示的检测方法为GB5009.34-2016,但该方法适用范围并不包含炒货食品西瓜子,即使同一产品不同检测机构也会有较大差异,国家也已经在开展炒货的新检测方法论证,我们和大家一样,期望新的方法尽快发布。”

同年8月28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微“广州市场监管”发布2019年第9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其中指出,广州市泓亨贸易有限公司新城分公司销售的标示为“哈尔滨洽洽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12月08日生产、规格为108g/包的洽洽焦糖瓜子熟制葵花籽,霉菌检出值超过标准规定。

天眼查显示,哈尔滨洽洽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是洽洽食品100%控股子公司。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2019年8月30日,恰恰食品负责人对焦糖瓜子被抽检发现霉菌检出值超标一事作出回应称“关于广州市场焦糖霉菌一事,在接到广东省质量监督食品检验站的报告后,我们立刻启动了召回程序,并对该批次产品予以下架召回。”

在12135投诉平台上,截至2025年3月12日,共有78条关于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诉,主要是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投诉。

截图自12135投诉平台官网

快消前瞻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发现,截至2025年3月12日,共有168条投诉中包含关键词“洽洽食品”。有消费者反映:洽洽食品存在食品发霉、品控茶、存在异物等问题。

截图自黑猫投诉平台

食品安全问题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洽洽食品在发展中的隐忧。频繁的负面事件不仅影响短期业绩,更可能动摇投资者与消费者的长期信心。唯有将“食品安全第一”的理念贯穿经营始终,洽洽的百亿营收目标才不至于沦为空中楼阁。

从瓜子到坚果,洽洽的多元化转型已迈出步伐,但前有巨头卡位,后有成本高企,新增长曲线尚未成型。若想实现百亿目标,洽洽必须破解两大难题:如何让“老品类”焕发新生,又如何让“新品类”杀出红海?答案,或许藏在下一场变革里。快消前瞻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