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月亮之上”推荐,来自《晨枫的自相矛盾和双重标准》评论区,标题为月亮之上添加】

我所看到的结果类似,但情况稍有出入,我想说这种情况是体系性落后的。

以我农村地区(实际上城镇率全国已达67%,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老家为例:

1.父母稍有能力的,都在城市里买房等收入进入城市就读,这里说明这些人其本身能力略优于同龄人;

2.教师中稍微有路道或者本身能力好的,都被借调或抽到城区学校教学;

3.城区中,初中以上的学校和家长,明显较农村学校管理更严谨(导致的结果有好有坏,城区学校几乎每年有自杀的学生,农村基本没听说过);

4.从学校生源上来说,高中阶段,城区录取分数线一般高于农村,好学生容易向城区富集。

所以,我认为农村地区高中毕业生大学入学率(58%)显着低于城市(69%),这是相对合理和客观的。因为出于人趋利避害的本性,生源、教育资源、家庭情况都在向城市倾斜。如果农村太多优秀的人到有大学的高校就读,不见得是好事,我个人反而认为会导致农村进一步没落。实际上,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将农村家庭进一步富集形成城镇,实现100%城镇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得到了提升,教育自然也不会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