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币为何被指为特朗普夫妇的骗局
撰文:深圳老周
2025年3月18日星期二
最近,“模因币被指为特朗普夫妇的骗局” 这一说法甚嚣尘上,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这事儿。
先看名人效应和内部操作这一块。特朗普那可是自带超级流量的人物,他在社交媒体上一推广 $ 特朗普币,好家伙,这币的价值就跟坐了火箭似的 “天文学般飙升”。但大家都知道,爬得越高摔得越惨,没多久这币就暴跌超 80%。这一涨一跌,可坑惨了 80 万投资者,他们足足损失了 20 亿美元。而特朗普拥有的公司 CIC Digital 呢,靠着交易费赚得盆满钵满,获利 1 亿美元。这不明摆着是利用自己的名人影响力,先把价格炒起来,然后内部人员赶紧套现,把普通投资者当韭菜割嘛,和加密市场里典型的 “狙击 — 抛售” 套路如出一辙。
而在这一过程中,模因币更是为向特朗普送礼行贿打开了方便之门。多个与特朗普相关的币种,如 TRUMP、MAGA 等,在发行时设置了 “忠诚者代币预留” 机制,约 20% 的代币被预留出来给所谓的 “战略合作伙伴”。区块链分析师经追踪发现,这些预留代币最终竟流向了与特朗普竞选团队关联的加密钱包。这就相当于,一些人可以通过这种隐蔽的方式,将代币作为变相的政治献金输送给特朗普阵营。
不仅如此,场外交易也成为了一条贿赂通道。《华尔街日报》曾披露,某佛罗里达州开发商以 0.0001 美元的超低单价购入 5 亿枚 $TRUMP,而当时该币现价已达 1.2 美元,这笔交易账面价值高达 6 亿美元。如此异常的低价交易,疑似是开发商企图通过向特朗普关联方转让代币,来换取特朗普对当地土地政策的支持。这种操作简直就是在利用模因币的特性,进行一场隐秘的权钱交易。它巧妙地规避了传统政治捐款的限额监管,同时借助区块链的隐私保护特性,将资金流向掩盖得严严实实,让外界难以察觉其中的猫腻,实质上就是形成了数字时代的 “黑金政治”。
再说说监管缺位和政治权力的共谋。特朗普政府任命了像大卫・萨克斯这样的右翼金融家负责加密政策,还使劲推动放松监管。这就好比把狐狸放进了鸡窝,让孙猴子去管桃园,证券交易委员会被加密行业的忠诚者渗透得七七八八,对模因币的监管基本就形同虚设了。这种 “旋转门” 现象,说白了就是政客和行业利益集团勾结在一起。特朗普和他的盟友们,借着这个机会把公共权力变成了自己的私有工具,给加密投机者创造了 “合法掠夺” 的机会。就说那个所谓的 “加密战略储备” 计划,表面上是为国家储备数字资产,实际上就是拿公共资金往私人加密市场里砸,最后肥的还是那些寡头的腰包。
还有极右翼政治和加密经济的意识形态契合这事儿。加密货币去中心化、反监管的特性,简直就是给极右翼削弱国家职能、推崇自由放任经济的议程量身定制的。现在不少极右翼势力,都利用加密货币干些逃税、洗钱甚至资助极端活动的勾当,像白人至上主义团体就有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资金支持的。特朗普还有阿根廷的米莱这些领导人,他们推广模因币,一方面迎合了民粹主义者对传统金融体系的不满,另一方面又把加密市场变成了自己权力寻租的地盘。就拿米莱来说,一边削减政府开支,一边支持 $Libra 虚拟加密货币,结果就是贫困加剧,财富都往上流到少数人手里去了,这和特朗普 “让富人更富” 的政策简直一模一样。
从受害者叙事和系统性剥削的角度来看,模因币骗局本质上就是个 “合法的庞氏骗局”。律师迈克斯・布里克把受害者形容成 “加密救护车追逐者”,这也说明了散户在信息和权力方面和那些幕后操纵者相比,完全处于劣势。特朗普这些名人,把自己包装成 “反建制” 的英雄,用加密项目给散户们画了个 “快速致富” 的大饼,散户们怀着投机心理,又对权威盲目跟从,最后就成了被收割的对象。这种剥削可不只是经济上的,更是政治层面的,通过制造这种虚幻的希望,转移了公众对社会结构性不公的注意力。
综上所述,“模因币为何被指为特朗普夫妇的骗局” 这个论断,其实揭示了加密经济和民粹政治勾结在一起的真相。它可不单单是个金融欺诈事件,更是极右翼通过去监管化和民粹叙事来巩固权力的手段。虽说加密技术本身是有创新潜力的,但要是没有监管,权力又缺乏制衡,那就很容易被政客和寡头利用,变成他们进行财富再分配(而且是向上分配)的工具。当特朗普把国家机器变成 “加密赌场” 的时候,普通投资者就只能成为这场高风险游戏里的输家,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制定规则、操纵规则的权力精英。
所以说,“模因币被指为特朗普夫妇的骗局” 这一结论虽然言辞犀利,但从内部获利、监管放松、名人操纵以及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这些事实来看,这个判断的合理性是很难被否定的。它不只是加密货币市场乱象的一个缩影,更是当代民粹政治和金融资本主义合流的一个危险信号,值得每一个人去关注和深思。
注:本文参考了美国媒体《赤裸裸的资本主义》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