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四叔”的香港恒基地产创办人李兆基,于3月17日黄昏在家人陪伴下,安详与世长辞,积闰享寿97岁。

据《福布斯》公布的2025年度中国香港50大富豪榜,李兆基以292亿美元排名第二,他于1995年、1996年、1997年在《福布斯》富豪榜上连续三年成为“华人首富”、“亚洲首富”,1995年获得“亚洲企业家成就奖”,被人称为“地产大亨”、“亚洲股神”、“香港巴菲特”。在商界长袖善舞的李兆基,还热衷慈善,特区政府于2007年向他颁授大紫荆勋章。

97岁恒地创办人李兆基辞世,由千元到二千多亿元传奇落幕

恒基地产创办人李兆基(1928-2025)

3月17日傍晚,恒基兆业地产发布讣告称,集团创办人李兆基大紫荆勋贤,于17日黄昏在家人陪伴下安详与世长辞,积闰享寿97岁。

据报道,李兆基出殡仪式的举行日期,一切等家族安排妥当后,将会另行公布。行政长官李家超对李兆基辞世表示哀悼,并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李家超说:“李兆基博士是杰出的商界领袖和企业家,对推动香港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稳定贡献良多。他亦是备受尊敬的慈善家,在教育及社会服务方面表现卓越,包括多年来向多间香港和内地大学及高等教育院校慷慨捐款,热心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和培育人才。他所创办的李兆基基金及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亦致力促进教育的发展,尤其关怀华人社区的教育和研究发展。他于2007年获颁授大紫荆勋章。”

在2025年福布斯中国香港富豪榜上,李兆基为香港第二大富豪,上榜身家为292亿美元(约合2277亿港元)。在商界长袖善舞的李兆基,也热衷慈善公益,四川汶川地震时他捐赠5.6亿港元,累计捐赠内地三所大学共6亿元人民币,给香港十所大学捐赠超过10亿元。

李兆基(右)与冯景禧(左)、郭得胜(中)在新鸿基地产开幕酒会上

李兆基,1928年2月20日在家乡广东顺德大良出生,家族排行第四,故被人称为“四叔”。李兆基一手创立的上市王国业务广泛,“恒基系”在香港共有6家上市公司,横跨地产、酒店、零售、能源及交通等,截至3月17日收市其总市值约2520亿港元。

据《李兆基博士传记》(梁凤仪女士执笔)所述,李兆基的父亲李介甫、母亲陈鸾凤,在家乡开设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经营黄金、外币兑换等生意。李兆基可说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富二代”,在他出生之时,其家境已相当富裕。

李兆基年幼时上过私塾,他对念古书很有兴趣,也奠定了他相当扎实的国学根底,他的父亲更将他视为家业继承人;故此,在李兆基6岁的时候,便跟着学做家族生意。

在李兆基12岁时,已掌握包括看金、化金、熔金等一整套技术,俨然成了天宝荣金铺的“头柜”;抗战期间,父亲将经营重点布局在广州湾一带,年仅15岁的李兆基独挡一面,负责顺德的两间金铺,被称为顺德一带少见的“金铺奇才”、“经营神童”。

1948年,时年20岁的李兆基带着1000元,只身到香港闯荡。最初,李兆基寄宿在姑婆家中,在中环文咸东街一带的金铺挂单做买卖。十年后的1958年,李兆基迎来人生重大的转折点,他与好友冯德胜、冯景禧等8人,共同组建永业企业,开始房地产业务。1963年,他在与冯德胜、冯景禧创办新鸿基地产,由李兆基出任董事会副主席,三位创办人也被誉为“新鸿基三剑客”。

上世纪60年代,香港发生严重的银行挤兑潮及倒闭潮等风波,楼市陷入低迷,“四叔”李兆基趁机逢低买入大量地皮,兴建普通住宅,结果在1969年楼市反弹后,收获颇丰。1972年,新鸿基地产于港交所上市后,三人“分道扬镳”,各自成立公司发展,其中,李兆基于1973年创办恒基兆业地产,公司后于1981年股票上市。顺带提及,恒地是香港首批采用“分层卖楼、分期付款”模式的房地产商。

2007年李兆基获颁大紫荆勋章,两儿子李家杰、李家诚陪同

时至今日,恒基地产是香港主要地产发展商之一,其业务遍及内地、香港,恒基兆业的李兆基与长江实业的李嘉诚、新世界的郑裕彤、新鸿基地产的郭得胜等并称为香港地产“四大天王”。

近十年来,李兆基家族看好香港,积极投入地产,恒基地产是有名的中环“大地主”。从1948年李兆基携带1000元来香港,到如今身家超过2200亿港元;从6岁学做生意起的李兆基,于商场长袖善舞长达90年之久,其一生堪称辉煌且传奇。

传奇虽落幕,但传承永续。李兆基儿孙满堂,育有二子三女。2019年,当时年届91岁的李兆基宣布退休,退任恒地主席兼总经理之职,并由其长子李家杰、次子李家诚接棒,出任恒地联席主席及总经理。三个女儿中,其长女李佩雯、女婿李宁、还有小女儿李佩仪、李兆基的外孙女等家族成员,亦在“恒基系”内任职。

在商业上长袖善舞的李兆基,上善若水!他的慈善捐赠也为人所称颂,李兆基认为:“财来有因果,有缘由,有机缘,也有福分。”他曾有一个愿望:“我的愿望是在恒生指数三万点时,每年捐出十亿元做慈善;以每人资助一万元计,每年有十万人受惠。”

除了前述倾情教育外,2006年,李兆基携长子李家杰在人民大会堂出席“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县百万农民及万名乡村医生培训计划”3.3亿元支票移交仪式,其家族已为该计划捐赠逾4.3亿元;至于为内地救灾、抗疫等方面,李兆基家族及其公司的捐助就多了。当年为了支持北京“水立方”建设,恒基地产捐赠1亿元。

纵横商场90年,李兆基有一套营商之道,他为人处事的“六字真言”是“止、定、静、安、虑、得”,在他的影响下,恒基地产经营向来稳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深谙古人陶朱公“聚散之道”的李兆基,曾说“揾钱要成功,使钱要成功”。

教子女三大家训“不忘本”,9年7度抱孙成佳话

李兆基率家人出席父母结婚六十周年庆

李兆基于2019年宣布退休之时,在家业传承上采用的是“两子共治”模式。

李兆基育有二子三女,即长子李家杰、次子李家诚,以及长女李佩雯、次女李佩玲、三女李佩仪。两个儿子共同继承及管理家族事业,但也有清晰的分工,其中,长子李家杰侧重打理内地业务,次子李家诚则掌管香港业务。

豪门联姻是香港富豪家族常见的现象。目前在恒地任职的大女婿李宁,是浙江第一银行创办人之一李馥荪的家族后人。此外,李兆基当年与郭得胜等共同创业,他的外孙女李敬仪(Vickie),嫁给了郭得胜的侄孙Jonathan Kwok。

对于儿孙,李兆基循循善诱,也深知孩子们的个性。6年前交棒时,他对两个儿子曾有一番评价,“家杰灵活、家诚实干”,并给俩儿子打100分。

在“自传”里,李兆基曾提到自己教子女的三大原则,也可说是三条“家训”:其一:少年得志,狂妄自大,游手好闲,不思勤奋,是失败之源。放纵自己,轻挑浮躁,就早晚会闯祸。凡事不可忘本。饮水而不思源,后果堪虞。其二:一曰忍,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三:先放责任在第一位,要以诚意待人,做好本分,利己利人,有因有果。

李兆基对二儿媳徐子淇多生子赞不绝口

家族企业的永续传承,人是第一力量。

“四叔”李兆基喜欢孩子,是出了名的,他向来鼓励后代多生孩子,且重重有赏,其二儿媳妇徐子淇8年间产下两女两男,除了重奖传宗接代“第一功臣”徐子淇外,“四叔”曾豪发千万红包给集团上下员工,“9年7度抱孙”成了一段美谈佳话。

李兆基“鲐背之年”退入幕后时,曾欢喜地说:“我有11个孙,6男5女,由3岁到30岁,他们都很孝顺,好惜我,我想花多点时间跟他们一起。我最享受与孙儿一齐玩乐,这让我有返老还童,回复青春的感觉。”

其中,长子李家杰在美国透过“代孕”,育有三胞胎,即李智信、李智仁、李智勇。次子李家诚的太太徐子淇,也为“四叔”带来4个孙,即大孙女李晞彤、孙女李晞儿、以及孙儿李俊熹及李建熹,让李兆基在9年内7度抱孙;家有喜事的“四叔”,给员工豪发喜庆红包就达5300万元。

“多多生育”的艺人徐子淇,也被称为“千亿媳妇”。当年,李兆基为二儿子夫妇的婚礼,花费达7亿,被誉为史上最豪婚礼。至于“四叔”赠予二儿媳妇徐子淇的豪宅、游艇、地皮、教育基金、红包,据称价值远超10亿。李兆基当年受访时曾透露,光是徐子淇“做月子”时补身体的冬草虫配花胶,一个月就花费15万。

李兆基捐助香港科技大学

李兆基透过李兆基基金,数十年匡扶内地和香港及海外的大学、中小学,尤其是对大学的捐助更是慷慨。在他看来,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工程,是让最多人受惠的慈善公益项目之一,故而耗费许多心血到教育之中。

“四叔”生前,对最底层的员工都一视同仁,每年都会派发红包。在SARS期间,李兆基曾说过,他的恒基不会裁撤一名员工,让每一个员工安心工作。

谈到致富之道,他经常提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并认为要选对行业,他曾说“男最怕入错行,女最怕嫁错郎”,劝年轻人要投身时势之下有前景的行业。李兆基还有一个“金句”,让人念念不忘,就是“.经济未定,不宜早婚。”

有人说精于投资的李兆基,是“香港巴菲特”、“亚洲股神”,但李兆基却说,自己也曾“损手”,有一次受访时表示:“现在水瓜打狗,唔见一截”,又自嘲“我唔系股神,只是股民,最多是冒牌股神,‘名牌股神’是巴菲特,我就算仿傚佢都唔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