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活动凭借低价优势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然而,随着百亿补贴活动的深入推进,不少消费者反映在活动中购买的手机存在“瑕疵机冒充正品”的情况。

拼多多拒认苹果检测

“我掉到了拼多多百亿补贴的坑里,用了2天的手机,到现在还在维权,被搞的心力交瘁。”一位消费者在小红书发笔记表示。

该消费者表示:“2024年8月1日,在拼多多百亿补贴(拼多多平台拒绝提供商家详细信息)购买一部苹果手机,于8月4日签收并激活,核对商品保修期与序列号,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麦克风有问题,前往北京西单苹果官方直营店检测,诊断结果显示,两次音频测试后置麦克风均报错。苹果店员告诉我,可以拿着官方出具的诊断结果,去申请退货退款。”

8月6日,消费者将手机寄出。然而,令消费者诧异的是,拼多多百亿补贴商家对于苹果官方出具的故障诊断结果并不认同。8月8日,商家收到商品后迟迟不肯退款,说要等返厂检测结果。 

图源:小红书截图

在此期间,消费者联系拼多多平台介入处理,拼多多平台一直让消费者耐心等待。据第一次返厂检测结果显示:发现一个未在原始维修请求的问题,或可以付费保外维修。消费者对此感到疑惑:“新手机拿到手三天不到,就需要付费维修,不解。”

图源:小红书截图

同时,商家提交申诉,认为机器正常无磕碰拆机。到了4月29日,申诉结果的单子商家并未上传平台,消费者拨打苹果售后得知,就连手机后盖都并非苹果正品。

此时,手机已经离开消费者20多天了。“花大几千买个新手机,使用三天不到,从诊断麦克风故障到现在变成了机器后盖非苹果正品,这已经变成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表示。

离谱的是,此时商家却污蔑手机是消费者改装的。消费者表示:“我又不是吃饱了撑的,好好的原装后盖我不要,自己换个假冒后盖,再者我发现麦克风有问题,手机又是刚入手,我有必要自己去私拆吗?”

对于消费者退货退款的诉求,商家并未理会,直接将消费者电话拉黑。离谱的是,拼多多官方介入时却直接偏袒商家:“你也不能证明是商家换的。”

消费者气愤表示:“这话要是从商家说出来也就算了,拼多多官方客服也玩这么一出。消费者需要证明吗?手机寄出这么久,东西寄给你们的时候,你们不会检查吗,有拆修你们拼多多官方看不出来,现在狗急跳墙污蔑消费者换后盖。”

上述事件并非个例。另有消费者表示,在拼多多百亿补贴购买的ipad是翻新机。

该消费者在笔记中表示:“拼多多百亿补贴上买的ipad 屏幕漏胶。去线下苹果维修店贴膜,师傅说屏幕下面有灰尘,翻新机无疑。”

图源:小红书截图

在黑猫投诉,大公产经晚间消息以“拼多多百亿补贴”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投诉达36395条。其中包括拼多多百亿补贴消费券作假、区别对待消费者、售假等;而以“拼多多百亿补贴售假”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投诉达646条,消费者反映的售假产品涉及郎牌特曲T8、雅诗兰黛小棕瓶、iPhone 15 Pro Max等。

百亿补贴的瑕疵手机从何而来?

有消费者直言:“百亿补贴的东西来路不明,没有商家信息,也没有营业执照。商家和平台也不披露任何信息。oppo品牌售后客服也联系不到商家。”

“在拼多多百亿补贴买的手机出现质量问题,前置摄像头突然黑屏,无法拍照和视频,售后检测是主板问题。拼多多同意退货退款,骗我把手机寄回去,寄回去后商家和平台拖着不处理。一开始显示24小时退款,快到时间就延时,后面直接不同意退款。”消费者在小红书发笔记表示。

 图源:小红书截图

大公产经晚间消息注意到,在小红书、黑猫投诉等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反映在拼多多百亿补贴活动中购买的手机存在质量问题,存在瑕疵机冒充正品的情况,具体问题包括麦克风故障、屏幕卡死、手电筒无法使用等。这些问题手机包含苹果、华为、小米、vivo等多个手机品牌。

那么,在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活动中,那些被冒充为正品的瑕疵手机究竟从何而来?

据新京报消息,这些有问题的手机发货地和收货地集中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也有部分手机由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上海市静安区等地发出。

新京报记者在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暗访调查期间,多位从事手机批发生意的档口老板都表示现在的手机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价格透明、消费者换手机的频率变低,像以前一样走量挣钱的模式很难行得通,想要挣得多一点“只能在手机质量上做手脚”。

根据消费者提供的信息,新京报记者追踪了这家名为浙江盛泰数码有限公司的商家,并对快递退货地址进行了实地探访。

企查查显示,浙江盛泰数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12日,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吴代红,公司0人。经营范围包括移动通信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等。注册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姜家镇宏山路墨香湖居1幢商铺5室。

公司虽然注册地址在浙江,但消费者向新京报提供的信息却显示,退货地址均为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道振兴路桑达工业区403栋3楼电商产业园939。

不过,新京报记者在调查时并未找到快递单上的“939”房间,但在楼梯一进门处,门牌号为922房间里的桌子上存放着大量的苹果手机,门上贴着“非请勿进,随手关门”的字样。

有店铺老板表示,“外地注册公司,华强北档口拿货、换配件都是常有的事,我在这待了近二十年,从来不在网上买手机。”他还称,这些商家非常有经验,要有执法部门找到了就快速换地方。

3月14日,“深圳市场监管”在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华强北市场有翻新手机流入某电商平台“百亿补贴”活动。针对报道中提及的线索,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田监管局高度重视,已第一时间组织执法人员到华强北及周边手机销售市场进行核查。

律师:电商平台需对商家资质及商品质量履行审核义务

那么,拼多多百亿补贴活动中存在“瑕疵机冒充正品”的情况,是否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拼多多应该承担何种责任?

大公产经晚间消息就上述问题咨询了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王佳红律师及上海旭灿律师事务所菅峰律师。

王佳红表示,拼多多百亿补贴平台若真实存在“瑕疵机冒充正品”的情况,严重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不仅面临民事赔偿责任,更为严重的是有可能涉嫌构成刑事犯罪。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若商家故意隐瞒商品瑕疵或冒充正品销售,构成欺诈行为,消费者可要求“退一赔三”,赔偿金额不足500元时按500元计算。例如,消费者购买的手机实际为翻新机或瑕疵机,但商家未明确说明,即属于欺诈。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0条,销售的商品需符合标注的质量标准或说明。若商品存在瑕疵且未事先说明,商家需承担修理、更换、退货及赔偿责任。更为严重得是,若商家以次充好、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并处罚金。例如,销售翻新手机且金额较大,商家和平台可能面临刑事追责。”王佳红称。

律师认为,作为平台的拼多多,针对商家的行为更要承担相关责任。

王佳红表示,根据《电子商务法》第38条,电商平台需对商家资质及商品质量履行审核义务。若平台明知或应知商家售假而未采取必要措施,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例如,媒体报道中拼多多未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可能被认定为监管失职。同时,拼多多作为销售平台,还会面临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例如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等。拼多多以“百亿补贴”“正品保障”作为宣传点,若实际存在假货,可能违反《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虚假宣传,同样也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同时,王佳红提醒,如若消费者遇到上述违法行为,一方面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起诉讼,要求三倍赔偿;若商品造成人身损害,还可主张医疗费、误工费等,并申请惩罚性赔偿。另一方面也可要求拼多多平台介入,提供商品检测报告、交易记录等证据,申请退款或赔偿,平台若拒绝,可向12315投诉,或者一并起诉平台,要求承担连带责任。

菅峰认为,拼多多百亿补贴活动以“瑕疵机冒充正品”领取补贴,如果领取的是政府补贴,属于欺诈行为,当然构成违法。假如单个市场主体假如诈欺领取的补贴触及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刑事犯罪。“拼多多平台作为网上交易平台,对平台商家理应负起监管之责,应该承担监管责任,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假如平台没有担监管之责,我们国家的市场监管机构可以依法对平台企业进行处罚。”

在专家看来,如果拼多多百亿补贴活动中售假情况持续出现,会对平台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活动以‘正品低价’为卖点,若频繁出现售假问题,会严重损害平台的品牌形象,导致用户流失”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在电商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售假问题会使拼多多在与其他电商平台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消费者可能会转向其他更可靠的平台购物。

柏文喜建议,拼多多应加强平台监管,完善审核机制,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平台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