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丽传媒的拖累下,阅文集团的全年归母净利润,去年更是亏超了2亿元,直接由盈转亏。

作者丨谭逍

这两年,阅文集团的日子真不好过。

从2022年起,收入就开始一路下滑,连续2年处于跌势不说。根据阅文集团刚刚发布的2024年全年财报,去年阅文的收入虽然有所回升,但却依然赶不上2019年的水平。

数字背后,是阅文活跃用户(MAU)的大规模下滑,财报显示其自有平台及腾讯渠道用户从2.06亿降至1.67亿,同比减少19%。

也就是说,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有近4000万用户,弃阅文而去。

不仅于此,在新丽传媒的拖累下,阅文集团的全年归母净利润,去年更是亏超了2亿元,直接由盈转亏。阅文集团给出解释是,未来几年项目制作周期的延长以及生产成本的上升,将对新丽传媒的盈利预期造成压力,所以进行了计提商誉减值。

也就是说,在阅文收购新丽将近7年后,阅文对于新丽能否持续打造爆款,依旧是心里没底的。

实际上,阅文对于新丽传媒如此保守的评估,并非毫无根据。

有关新丽传媒爆款方法论失灵的迹象,其实早有显露。

新丽爆款方法论失灵?

实际上,自从2018年收归阅文集团以来,新丽传媒就肩负着帮助阅文改编网文的重任。

当年,新丽传媒陷入资金链困境,阅文二话没说,就在牌桌上砸出了155 亿元的筹码,看重的就是新丽的影视爆款能力。

按理说,有了丰富的IP池,新丽传媒就没了“选题”的烦恼。但事实上,网文IP往往有固定的叙事框架,好比命题作文,要想拍的好看,依然需要编剧点石成金的能力。

所以,在新丽刚刚加入阅文的那几年,双方的磨合并不顺利。具体的表现是,阅文集团甚至直接表态:由于缺乏一个既熟悉网络文学业务、也熟悉影视制作的团队来系统协调统筹,阅文与新丽传媒的整合远未取得全面成功,且进度不及预期。

但经过几年的磨合,新丽开始逐渐找到了感觉,特别是到了2024年,凭借《庆余年2》《与凤行》等作品,向市场证明了其IP改编策略的有效性。眼看就要让阅文集团看到希望了,因为随着网文竞争加剧,阅文的付费用户增长放缓,几乎很难从付费业务获取增量,进而很大一部分增量收入,都要依靠IP改编业务。

直到《大奉打更人》的口碑暴雷,阅文美好的预期被瞬间击碎。至少,反应出了一件事关重大的信号,被阅文寄予厚望的新丽传媒,其实根本没能找到成熟稳定的爆款方法论。

《新消时代》注意到,在豆瓣平台上,《大奉打更人》的得分仅5.4分,超 3 万人打出一星评价,剧情讨论也多为负面。观众指出其剧情节奏欠佳、角色塑造偏差、制作粗糙等多方面问题。

更为要紧的是,新丽传媒操刀的剧集改编,实际上只是阅文集团IP商业化的一个起始环节。《大奉打更人》的iP商业化路径覆盖全产业链,除了视听影音还涉及游戏等多产业联动。

从公开报道来看,围绕《大奉打更人》,至少已经启动了手游计划,并围绕剧集开发了卡牌、吧唧、立牌等多款周边产品。但眼下影视作品的口碑失利,大概率也给后续的商业化进程蒙上的不祥的阴影。

KPI导向大于好作品?

实际上,和今年春节档遇冷的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一样,《大奉打更人》也是一部预制爆款作品。

在开播前,除了进行密集宣传,主演王鹤棣也被曝出在杀青宴上高喊“大奉打更人,卷死所有人”,新歌出现的“东方青苍许七安都只能找我本人”的歌词也引发争议。

本质上,预制爆款作品是男女频IP、大流量、大制作、高国民度资源整合下的押宝套路,也是将创作内容前置化、提前吸引观众基本盘的做法。

通俗点说,就是赚快钱。

但这种重流量,轻质量的“玩法”,从《大奉打更人》到《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遇冷来看,似乎表明其越来越不受到市场的欢迎。

但一个危险的事实是,有迹象表明,在被阅文收购之后,新丽传媒似乎一直着急的想要赚快钱。

一个证据是,新丽与流量明星肖战的关系。

虽然在“227事件”后,新丽急速否认签约肖战的传闻,但二者密切的合作绑定,无论是出演了多部由新丽出品的影视作品,如《陈情令》《诛仙Ⅰ》《庆余年》,还是坊间对于肖战经纪人与新丽传媒关系的梳理,都表明了新丽对于流量明星的态度。

另一个明显的迹象是,新丽开始大量启用无科班经验的爱豆。

比如《斗罗大陆》的男女主肖战吴宣仪、《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的女主宋茜。而原本合作顺利的正剧演员像孙俪、马伊琍、袁泉等正剧女演员,则悄然消失在了新丽的剧集中。

从商业逻辑来看,流量是一切商业的源头,但影视行业毕竟是内容行业,剧集的制作质量才是核心。拥抱流量并非是新丽栽跟头的根本,从源头看,失去了做内容得初心,才是新丽作品爆雷得关键。

成了阅文集团的包袱?

新丽传媒着急赚钱的背后,是其与阅文集团的对赌协议。

2020年8月下旬,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对赌协议,新丽需要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至少完成2020年利润达到2亿、其他每年利润达到3亿元的业绩目标。

2024年是新丽和阅文五年对赌期的最后一年,从新丽去年上半年的表现来看,似乎表现不错。无论是电影《热辣滚烫》、《与凤行》、《庆余年2》、《玫瑰的故事》等都口碑大卖,但也有博主算了一笔账,虽然口碑不错,但极有可能在利润上并不可观。

但不得不否认,2024 年上半年,新丽传媒的出手值得肯定的,但依旧是那个问题,由于缺乏稳定可靠的方法论,新丽传媒的发挥并不稳定。

比如,电影《异人之下》口碑与票房双失利,面临较大亏损。

所以也能看出,新丽想要在《大奉打更人》上扳回一城,从去年9月开始,就陆续进入关键的宣传、招商阶段。

但还是那个问题,缺乏稳定的方法论,意味着新丽的成功不可复制,作为对赌关键一役的《大奉打更人》口碑再次爆雷,彻底让新丽的前途蒙上了阴影。

其实,从阅文的角度来看,早年以155亿的高溢价收来了新丽,再到后来新丽被腾讯列为互娱三驾马车,这些迹象都表明对于新丽的寄予厚望。

但新丽似乎并不能给予阅文确定的安全感,比如2023年财报显示,阅文版权运营收入同比减少5.9%至29.738亿元。阅文在财报中表示该减少主要是由于新丽传媒的收入减少,因其2023上线的影视剧总数少于2022年所致。

而从阅文最新发布的2024年财报,去年阅文营收止跌回升,但阅文集团2024年归母净亏损却达到2.09亿元,与2023年8亿元的净利润形成鲜明对比。亏损正是因为对新丽传媒计提了11亿元商誉减值。

可以说,直到今天,新丽传媒IP影视化的故事依然面临不确定性。

而糟糕的是,在资本压力下,新丽还透露出丢弃初心的迹象,越来越向着赚钱的角度去开发作品,致使口碑失利。相反,从抢夺免费阅读到探索IP影视的字节系,反而因为短剧的崛起,找到了免费网文的IP影视化机会窗口期,虽然从质量上看,可能并不如阅文的付费内容,但从成本回报和生命力上,却表现出了超越传统IP改编的韧性。

不得不说,新丽的不给力,留给了后来者反超阅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