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篇文章写于去年七月,那时的形势与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扩大汽车消费被赋于更重要的地位。虽然我的文章是去年写的,但我感觉对推动汽车消费仍有参考价值,愿意再次推出供政府和社会参考。下面是去年的文章,对文字作了完善。

      扩大汽车消费、拉动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老话题了,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也多次提到。我在这里说这个问题也可能是多余的。但我是多年的老司机,驾龄已经超过五十年了,开车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退休以后,开车越来越多,越发对汽车关心起来。今天借观网平台,说说我对扩大汽车消费的一些观察和体会。

     扩大汽车消费是一个政府行为,还是应当是一个市场行为?或者是一个二者都不可或缺的工作。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厘清。

     从目前看,扩大汽车消费还像是一个政府的行为。党和政府多次出台文件要推动此事说明政府高度重视。既然是政府行为,政府的首先的选择应当是放松或者放开对汽车消费的限制。

      我们看看政府在这方面做了那些工作。

      首先,多次发出的号召,要求各地取消限购,放松限制。具体效果我并不清楚,只是知道汽车销量是在增加。

      其次,放开驾驶证的发放年龄限制,让更多的人有开车的机会,以此促进买车。

      第三呢?说不太清楚了。我个人感觉,政府的感觉比较迟缓,或者说几乎没有动作。

      由于人口数量决定,社会拥有的车辆不会是无限增加下去的,达到这个拐点后,要再想扩大汽车的消费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如果说还要在扩大汽车消费上做文章,就要在每个人可持有车辆数量上下功夫。目前,大家觉得一个人有一辆车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其实,为了扩大汽车消费,从现在开始就要研究和准备出台允许、鼓励一个人持有多台汽车的政策。做好这项工作,首先是要清理现行的道路交通管理、车辆管理的法律法规,废止过时的限制汽车使用、拥有、改装等规定。同时要考虑车辆保险、养路费收缴等相关的管理办法。放开使用、鼓励购买多辆车辆。

     有人会说车太多,放在哪儿?这个问题应当分别情况予以解决。天天要用的车,要鼓励小型停放占地方小的。不常用的如越野车、房车可以考虑在郊区设立停车场,专门供这些车辆停放。农民收点停车费,增加收入,也满足了发烧友的放车的要求。当然不要收的太高,每年二、三千封顶。双赢的事,政府要不要帮忙?

      比如,对于车辆的改装,应当基本放开,但对于行驶可有一定的限制,比如时间限制,比如场地限制。但是千万不能限制改造。限制了改装,实质上也就关闭了创新之门;限制了改装也就限制了汽车的消费。虽然是小众消费,但价值很高。

     比如,对于保险费,可以出台多种选择,从时间上更灵活一些,可以买一周,一个月或者半年。越野车、旅游房车完全没必要买一年的保险。因为这类车使用率不会太高,灵活的保险与道路税费肯定会鼓励持有多辆车子。一个家庭或一个人有多台车,可否共享一份保险?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开多辆车,共享保险完全是合理的要求。一个家庭虽然有多辆车,但与一个人一辆的使用率相比,会低一些。出台从属保险人保险,给予更大的优惠也是合理的。降低持有成本也会鼓励人们更多的买车。这种心理在许多消费上可看到。比如买房子,如果现在收取房地产税,许多人会选择出手持有的房子。如果持有更多车辆但基本上不增加支出,就会吸引更多的人买多辆自己喜欢的汽车。

     比如,有人喜欢老爷车,可不可以上路?听说国外有些国家对于开老爷车是有一定的规定的,不完全禁止,也不是完全放手。即可以持有,也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在一定的道路上行驶。开老爷车肯定不是为了日常生活用,而是为了自己的喜好。有了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道路就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喜好。为什么不允许呢?

     政府要把能放开的手,尽量放开,该管好的事管好。不要什么事都替消费者做主,不要打着为人民着想的旗号,一刀切做出各种规定。我对于60岁以上的人不能申领C6驾照非常的有意见,也非常想不通。难道过了60岁,开拖挂车的权利就要被剥夺了吗?是谁给了公交管理部门这种权力!剥夺了权力,就是限制了消费!、

     建议国务院成立一个部际协调机构,专门清理限制各种消费的法律法规,把扩大消费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