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英国网友发问:作为一个西方人,我应该在中国养育自己的小孩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多少捷径,所有人都面临取舍问题:要么是碌碌无为选择未来的贫困生活(不要以个别富豪家庭为例,那是极少数),要么打好基础,为未来积累知识和能力。
作为学生时代成绩优异的本人,很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感悟:
1、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最重要的,知识是积累的,这是客观规律,隔锅台上炕是痴心妄想,高中学习不好的必定大学学不好,不要以个例代表常态,某些科学家高中成绩不突出但也不差,并且只是个别学科拖后腿而相关学科是非常优异的,学习相当于串联回路,每一个阶段落武就会终结。
2、中小学阶段甚至大学期间,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且是在学习过程培养锻炼了学习的能力和思考能力,这些能力非常非常重要,有了这些能力你才能知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这是一流人才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越往上走,能指导你的人越少,越需要自我学习。
3、所谓的创造力不是天外来客,而是机遇雄厚的基础能力和卓越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的,大家回顾一下高中阶段,难题有新颖、快捷解题办法的是不是优秀的学生?创造力不是奇思,而是灵活、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近代中国创造性发明少的关键还是我们基础教育水平、科技水平、经济水平低下的结果,并不是国人缺乏创造力,试问大家古代中国繁荣的时候,创造性发明少吗?看看DEEPSEEK发明团队的成员,哪一个不是拔尖出身的学生?
4、幼儿时代的教育确实不需要太多专注于学科学习,幼儿园的提前学习性价比最低,得不偿失,确实应该侧重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对自然常识的初步认知培养,学习深度和难度要与学习阶段相匹配,但学习中必须坚持学而思、思而学的有机结合,学习必须全神贯注,注重课堂,指望课外是舍近求远。补贴学习时期方式方法是有差异的,但基础必须牢固,多不如精,基于精透基础上的多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