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咤2》的延期放映已经进入尾声,而迪斯尼的《白雪公主》也终于到了丑媳妇见公婆的这一天。在不出意料的差评和预期首周末票房5300万美元的双重加持下,这部耗资近3亿美元的电影赔本已经是板上钉钉。
从人设上,《哪咤》系列颠覆了79版和原着中“灵珠转世”的设定;《白雪公主》则颠覆了37版和原着中白种人的设定。而在情节上,这两者都不同程度地解构了原着和原始动画的剧情。那么,为什么同样是在使用现代的视角重塑经典动画形象,一个大获成功,一个惨遭唾弃呢?
在这里,我们首先就要了解的是,这两者各自的精神内核是什么?
79版动画《哪咤闹海》,其故事取自于《封神演义》的第十二~十五回。与原着相比,这一版动画本身就已经进行了一次解构,将原着中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而后以莲藕重塑从而达成褪去凡胎登极成仙这个带有忠孝观,宿命论和等级观的情节强化为主要是为民请命,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来保全包括自己父母在内陈塘关所有百姓的义举。而龙族,在原着中是受凌霄殿册封的势力,因为哪咤在河口洗澡引发冲突;79版动画中,结合清代戏曲中将敖光敖丙设计为彻底的反角,增加了其父子都有嗜食童男童女恶行,在人物造型设计上也进行丑化。这是为了简化动画剧情,将原着中哪咤加入了阐教和截教冲突这条封神演义中的剧情主线剔除,将龙族作为剧情冲突上的主线反派而进行的取舍。同时,在动画中,也弱化了哪咤一出生,就已经被打上了阐教钢印,必须要在之后的封神战争和商周争霸中为阐教一方作战的剧情,而凸出了其只是以朴素的正义观来引领所有行动这一点。所以说,79版动画的精神内核就是反抗:反抗父权,反抗强权,反抗霸权。
37版动画《白雪公主》取材于格林兄弟同名童话,在主线剧情上大致遵守了原着,采纳了1837版童话的改编,反派由生母变为了继母,并删除了血腥和过于成人化的部分;相应的强化了白雪公主作为女主角的地位和戏份,由原着中几乎是随便他人摆布的木雕泥塑,变为了一个活生生的少女形象,虽然其依然不是剧情的推动者,但却至少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因此可以说,37版动画的精神内核也是一次解构,通过摒弃了原着中关于生命,衰老恐惧和暴力的内容,创造出了平权这么一个的核心。
那么通过这个解读,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两部剧在各自最新改编中的成败。
饺子的《哪咤》系列,龙族由79版的压迫者,变为了同时具备压迫者和被压迫者这一双重属性的存在——它们既在压迫反抗天庭的同胞和陈塘关人类军民,也在被天庭压迫。因而在这一设定改变后,饺子把79版的哪咤一拆为二,其反抗思想由哪咤和敖丙来各自继承。因而原着中李靖这一对哪咤始终心存疑虑,处处掣肘哪咤的父亲角色,转而由敖光来承担。这一改变表面上拆解掉了79版的故事情节,但其实却赋予了故事剧情上更加厚重和更多层次感。反派这一角色,则由龙族转变到了封神演义原着中那些高高在上,因为阐教截教之争而不择手段的仙人们,这就使得这个故事框架脱离了79版有限的空间,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尤其在第二集的决战中,捆缚龙族叛军的巨柱露出其真面目后,凡是稍微了解四大名着的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因而,哪怕是魔改了79版动画,但是这个哪咤系列的精神内核依然是反抗——不管是来自社会的歧视和误会、父权、强权、还是霸权,一分为二的哪咤们依旧宁折不弯,“天命不可违,乾坤不可逆?但我想试试。”
而反抗,恰恰是自新中国建立至今最大的政治正确。不管是79年时因为遭受外部压迫,边境冲突,内部思想重构而陷入迷茫但却又充满愤怒的中国人,还是自19年到25年这6年间,依然遭到外部势力压迫,内部兴风作浪的夹击,处于清醒而又愤怒的中国人。反抗社会不公,反抗外来霸权,依旧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就使得这部影片的精神内核可以契合当下的社会主流心态,在故事中所反映出的反抗精神与人民心中的反抗精神达成共鸣,因而其票房奇迹也就处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迪斯尼的真人版《白雪公主》,相比37版,主创人员显然是想进一步宣扬平权概念。因而这部的白雪公主融合了《灰姑娘》中的元素,公主成了女仆,王子也变成了一个窃贼,原着最后王子协助复仇变成了白雪公主在百姓支持下揭竿起义的逼宫,主打的是想要褪去原着中的“公主”“王子”属性,使主基调变为一个成人化的“平民”故事。但是,到底什么才是平权?妇女们能自由穿着裤装是平权,能和男性同工同酬是平权,能获得完整的选举和被选举权是平权;相应的,被同性恋不是平权,肥丑就是美不是平权,黑人、拉丁人扮演传统白人角色不是平权,简单粗暴的为童话故事重新赋予成人化色彩同样不是平权。
在美国的上层结构出于转移严重的经济危机,更方便的进行统治这一目的而人为地撕裂社会,生造出的各种所谓平权概念,导致美国社会各种性别,种群,阶级相互间都处于严重对立,已经对美国人民的三观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和冲击。而在这种情况下,剧本设计上实质是在迎合美国统治阶级所创造的概念,就必然会造成社会舆论对其极大的逆反反应,尤其是该片主创自以为在继承并发扬光大37版的平权概念,实质上却是在迎合美国统治阶级的伪平权思潮,这就既背离了现今美国社会真正的主流思潮,也背叛了37版中真正的平权思想。因而,这部片子被包括美国在内全世界观众唾弃也就顺理成章了。
电影产业,总体说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职业。主要就是因为,从剧本出发,到成片,电影故事和社会风潮是会有数年时间的错位。往往编剧时的社会关注点,等到了公映时已经过时,这就直接导致了观众的观感和票房。也正因此,谁能更准确地把握当前的社会思潮,预测未来几年的思潮变化,谁就能给自己的电影作品加上一层保险。从这点来看,哪咤和白雪公主恰恰是在面对同一考题下做出各自答案,并经受票房这一终极考核的经典案例,是绝对值得这个圈子里所有从业者好好参考和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