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天津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其电力系统领域的教育和研究实力在全国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本文将揭秘天津大学电力系统领域的几位杰出导师,他们不仅是学术研究的佼佼者,更是未来电力领域的领军人物。

王丹教授

个人背景

王丹教授,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综合能源系统、智能配用电系统、分布式发电与微网系统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

主要成就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基于安全域的电-热耦合能源系统建模与观测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面向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区域电-热耦合网络综合需求响应机理和策略研究”项目负责人;
  • 国家科技部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3.4-面向新型城镇的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子课题负责人。

栾文鹏教授

个人背景

栾文鹏教授,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智能电网、大数据分析、分布式能源集成和负荷监测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学术和行业经验。

主要成就

  • 国际电工委员会分布式电力能源系统分技术委员会(IEC SC8B)创会秘书长;
  •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微电网规划与设计专家工作组(IEEE P2030.9WG)主席;
  • 智能配变终端专家工作组(IEEE P2815 WG)副主席;
  • 2020年获得IEEE SA标准奖章;
  • 2022年牵头电力行业标准《非介入式用电负荷监测装置技术规范》获国家能源局批准并发布。

王继东教授

个人背景

王继东教授,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在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和分布式发电领域有着深入研究。

主要成就

  • 代表论文《Detection of 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 Based on Binary Wavelet Transform》发表于IEEE TENCON 2007;
  • 代表论文《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 Signals De-Noising Based on Improved Soft-Threshold Method》发表于IEEE TENCON 2007。

孔祥玉教授

个人背景

孔祥玉教授,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导师。他在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与控制、智能用电与节能减排技术、需求侧管理、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主要成就

  • 参与编著《电能生产过程》;
  • 参与编著《学科发展报告》;
  • 代表论文《智能电网中电力设备及其技术发展分析》发表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刘艳丽教授

个人背景

刘艳丽教授,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她专注于智能电网领域的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主要成就

  • 将《电力系统基础》课程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工科金课;
  •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
  • 发表顶刊Engineering封面论文50多篇;
  • 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10余项省部级奖励。

总结

天津大学电力系统领域的导师们,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电力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领军人物,更是未来电力领域的领军人物。相信在他们的带领下,我国电力领域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