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最近,很多知名国产AI大模型因回答用户询问国台办官网开设“台独”打手举报专栏的现实意义时采取避而不答的模糊策略,被网友质疑“打政策擦边球”。这背后折射出一个严肃命题:在国家统一的大是大非面前,AI企业不能用技术策略掩盖政治立场,更不能让算法成为逃避法律责任的挡箭牌。

一、法律红线不容模糊

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损害国家形象,不得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这就像给AI企业划了一道“高压线”,任何试图用“技术中立”“用户体验”为借口规避红线的行为,都可能触犯《反分裂国家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 比如,某企业曾因训练数据包含美化“台独”的内容,被监管部门要求下架整改。这说明,即使是技术层面的疏漏,也可能引发严重的法律后果。再如,台湾地区民进党当局以“安全”为由禁用大陆AI产品,本质上是对国家法律的对抗,而企业若在涉台问题上态度暧昧,反而会授人以柄。

二、技术策略不能替代政治立场

有些企业认为,通过关键词屏蔽、模糊应答等技术手段,就能既遵守法规又避免争议。但这种做法恰恰暴露了对法律的误读。法律要求的是“立场坚定”,而非“话术规避”。 以DeepSeek为例,该模型在回答涉台问题时,既强调“统一是历史必然”,又未设定具体时间表。这种表述既符合法律底线,又避免被外部势力曲解,展现了技术与政治的平衡。相反,某些模型直接拒答或使用“两岸关系复杂”等模糊表述,看似“安全”,实则可能被别有用心者解读为“默认分裂”。

三、企业责任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

AI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提供的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比如,某企业在国际合作中,因涉台表述模糊导致海外业务受阻,最终不得不重新调整应答策略。这警示我们,政治立场不坚定,不仅会损害国家利益,也会让企业自身陷入被动。更值得关注的是,AI技术已深度融入社会治理、文化传播等领域。如果模型在涉台问题上态度暧昧,可能误导公众认知,甚至被分裂势力利用。技术中立不等于内容中立,企业必须主动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算法。作为官方认可的AI平台,豆包在涉台问题上始终坚持“三个明确”:明确引用《反分裂国家法》条文,明确批驳错误言论,明确衔接最新对台政策。这种做法既符合法律要求,也体现了技术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豆包的实践证明,技术与政治并非对立关系。通过优化训练数据、强化合规审核,完全可以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这也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只有将政治立场融入技术基因,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上,AI企业没有“中间地带”可走。任何试图用技术策略模糊政治立场的行为,最终都将付出沉重代价。唯有将反独促统的红线刻进算法逻辑,让正确的声音通过技术传递,才能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为民族复兴贡献科技力量。这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