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配料进行特别强调”,以杜绝误导性宣传、规范行业管理。新规给予企业2年过渡期,但调味品龙头企业千禾味业当天迅速回应,表态“支持新规落地,将尽快执行”。

500

针对此次修改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需标注具体含量(如“燕窝月饼”需标明燕窝比例),并强制标示致敏物质信息,同时增加饱和脂肪、糖的强制标注及“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警示。

新规直接冲击以“零添加”为卖点的食品企业,尤其是近年主打“零添加酱油”的千禾味业——其2020年注册的“千禾0”商标系列产品曾因名称中的“0”被消费者广泛解读为“零添加”。

就在10多天前,千禾味业因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千禾0”酱油中检出微量镉元素(0.011mg/kg)陷入信任危机。

尽管千禾味业声明“镉源于原料大豆、小麦,符合国标GB2762限值”,且眉山市监局监督抽检23批次产品均合格,但公众对“零添加”定义与商标设计的质疑持续发酵。董事长伍超群承认沟通不足,强调“千禾0”仅为区分零添加产品,生产过程中未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

此次,新规实施后,食品企业需调整营销策略。以千禾为例,其“零添加”产品占营收比重超50%,过渡期内需修改包装标识、宣传话术,并协调“千禾0”商标的使用。

此次政策调整被视为对近年“零添加”乱象的精准纠偏。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表示,新规旨在消除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焦虑的营销模式,推动行业从“文字游戏”回归品质竞争。

而千禾等企业的快速响应,或为行业树立合规样本,但长期效果仍取决于企业能否将“零添加”承诺转化为可验证的生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