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之声2025年03月12日 20:23:535人参与2评论

近期,台湾岛内围绕“台积电被美国掏空”和“沈伯洋收受大量境外资金”的讨论持续延烧。为掩盖岛内舆论对民进党“媚美卖台”行径的谴责声浪,民进党当局又扯起“抗中保台”的幌子,要求清查岛内公务人员是否持大陆证件,识别所谓“第五纵队”“中共同路人”,而近期频频爆出的所谓“共谍案”、台军方的“修法”动向,说明台军官兵也成为民进党当局的重点整肃对象。

据台当局检察机构2月公布的资料显示,十年来,台湾军人涉刑事案件人数和件数均呈现5~6倍增长,其中以违反所谓“国安法”起诉的占台军职责违纪案的46.7%,仅次于贪污案。

台媒近期接连爆出所谓“共谍案”,如“大陆出1亿利诱台军官驾机‘叛逃’”“前飞官渗透空军作战指挥部,将雄三、反制共机计划卖对岸”“现役军人遭台商收买泄密被判刑”等等。

那为什么近期岛内“共谍案”特别多呢?AI助手DeepSeek经过深度思考后给出的回答是:

其一,‌制造两岸对立。‌通过夸大“大陆威胁”,塑造台湾“受害者”形象,煽动社会恐慌情绪,并且可以借机打击统派及蓝营人士。

其二,‌转移内部矛盾。‌在选举期间(如“大罢免”)炒作“共谍”议题,声称“外部势力介入选举”,渲染“大陆攻台剧本”,可以转移公众对民生、施政问题的关注。

其三,‌推动针对性“立法”。‌民进党曾多次以“反间谍”名义推动争议法案,2023年就炒作“共谍案轻判”,提议“修法”提高刑期,甚至纳入“网络共谍”概念。

这不,针对性“立法”已箭在弦上。台防务部门日前宣布将修订“陆海空刑法”,规定“凡现役军人以言语、举动、文字、图画、电磁纪录、科技方法等方式,对敌人为效忠之表示,足以生军事上之不利益者,将判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舆论质疑,此规定修订后,台军官兵不仅可能“因言获罪”,还可能“因帖判刑”。比如,转发央视“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的微博,或者发表支持赞同的见解者,则可能触犯这条“恶法”。

有评论指出,民进党当局以“修法”为手段,强行管制台军官兵反“台独”和倾统言行,表明民进党当局不仅担心台军战时不肯当“台独”炮灰,更担心台军受大陆军事威慑和政策感召,认同祖国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为此,悍然在台军营内实施“绿色恐怖”,以配合“洗涤军心”。

近日,当被问及持大陆身份证的台湾役男是否需服役时,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称,按规定仍需服兵役,但入伍之后会进行考核管制,“且后续不会让他从事机敏性工作”。民进党籍“立委”陈冠廷则称,此类役男可能构成“国安”风险,防务部门须彻查并完善造册管理。

有台军方官员表示,官兵若有亲属长期往来两岸,需主动告知单位,“反之,相关人际关系被军方查获,志愿役官兵的发展就可能报销。”

事实上,为斩断台军的大中华情结,赖清德当局早已下起死手。去年,台军退将、国民党前黄复兴党部主委臧幼侠,因赴港出席活动,遭民进党当局裁罚砍掉75%退休金。去年底,年逾80岁的统派退将高安国被民进党当局以违反所谓“国安法”为由秘密逮捕、长期关押。近期又爆出,有7名台军军士因拍摄拥护统一的视频被民进党当局处于重刑。

赖清德当局不仅滥用司法手段打击岛内统派军人,而且在军中大肆推行所谓“转型正义”,加速推动台军“去中国化”“去蒋化”“去黄埔化”。不仅去年“黄埔百年校庆”的抗日游行部分被取消,而且在军营开放活动中竟然公开奏响日本军国主义军歌,还把台军校教材里的中国史、近代史彻底删除,对台军官兵的任命也要搞“去外省化”。赖当局的一切操作就是要彻底改变台军不为“台独”而战的传统,打造完全听命于“台独”政客的“台独”武装。

今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国家统一和中华振兴,他曾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搞“台独”分裂显然违背中山先生遗愿,违背中华民族意志和利益,如果台军官兵沦为任由“台独”政客驱使的“台独”武装,自绝于中华民族,其下场将会如何? 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