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这座位于江苏省的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自西汉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县以来,句容见证了千年时光的流转,留下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遗迹。本文将带您一起探寻句容的千年遗迹,揭秘古都的历史秘密。
句容古城墙:千年历史的见证
句容古城墙是句容古城的骨架和经脉,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后经多次修缮,成为了句容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据史料记载,古城墙周长390丈(约1300米),以土夯为主,部分地段外包石料。在唐天佑四年(907年)和明景泰四年(1453年)的修缮中,城墙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具备了较强的防御能力。
如今,句容古城墙遗址依然保存完好,成为游客了解句容历史的重要窗口。城墙上的东、南、西、北、白羊(今北阳门)、上羊(今上阳村)六门,见证了句容古城的繁华与沧桑。
句容寺塔:佛教文化的瑰宝
句容寺塔是句容佛教文化的瑰宝,其中以多宝寺最为著名。多宝寺建于唐朝初年,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寺内建筑布局合理,气势恢弘,寺内有许多精美的佛像、雕塑等香火文化古迹。其中,五层木塔高达33米,风格独特,被誉为句容市的标志之一。
多宝寺不仅是佛教活动的中心,还是句容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寺内有一座十分优美的小桥——双桥,与五层木塔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佛教文化和江南水乡的韵味。
句容义台学宫:千年学府的传承
句容义台学宫是句容古城的又一重要遗迹,曾是句容地区的最高学府。据史料记载,学宫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历经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修缮和扩建,成为了句容地区文化教育的中心。
如今,句容义台学宫虽已不复往日辉煌,但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依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学府的历史气息,了解句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句容茅山半岛土墩墓:考古发现的惊喜
近年来,句容茅山半岛土墩墓的考古发现,为句容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茅山半岛土墩墓1号墩外观呈馒头状,直径约15米,高5.3米。土墩中共埋藏了12座墓葬和2处器物群,出土器物共600余件,大部分为陶瓷器,少量绿松石饰件和铜镞。
1号墩的年代为春秋晚期,土墩中部并列分布的两座主墓,在茅山西麓已发掘土墩中,是墓葬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的墓葬。推测墓主人可能是吴国地方土著贵族。这些考古发现既彰显了江苏地域文明的璀璨,也记录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与发展。
结语
句容,这座千年古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探寻句容的千年遗迹,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都的历史秘密,更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底蕴。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