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线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家长,接触到的各社会阶层的家长,近一两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大家都不想卷了。一方面是现在就业形势在这里,普通本科已经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即便985、211甚至C9,不是好专业也很难。而92的录取率在绝大部分省低到个位数,这真不是绝大多数普通智力的孩子拼蛮力就有用的,大概率花了大量金钱和时间还是一场空。另一方面,现在中学生甚至小学生抑郁乃至自杀现象层出不穷,父母是真心爱孩子的,除了个别自己严重焦虑的魔怔人,绝大部分家长都懂极限施压闹出悲剧没有后悔药吃的道理。第三,家长也都知道劳逸结合的重要性,相对学习,身体和精神健康更重要,现在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学生个个眼睛里没有光,家长们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真正让疯狂的内卷停不下来的其实是学校,但肯定不是学校老师,甚至也不一定是校长。始作俑者是各级大会小会喊着减负、教育均衡,实则既要又要的教育主管部门。家长们或许关注到了,现在各种“统考”“联考”层出不穷,家长们或许不知道的是,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各种联考的成绩可以精确到每个学校每个学科甚至每一道题的得分率。每次联考统考之后,教育局都会开“分析会”,各项成绩在全体参会校长教师面前公开排名,哪个学校敢稍微松懈敢在其它学校都在卷的时候不参加内卷,马上就会在内部公开的成绩榜上被公开处刑。这时候再有一两个“事业心强”“年富力强”的卷王校长发动攻势,比他强的学校不想被追上,和他一样的不想被撇下,比他弱的不想差太多,那么整个行政区域内都会被觉得血雨腥风。这是一个典型的剧场效应,而教育局这么搞,就是为了那个他实际要的东西——成绩,高考录取率、清北人数、92率、一本率,以及初中小学的及格率平均分等等。减负、教育均衡实际上没什么量化标准,但辖区考试成绩要是比隔壁区县低了,或者被人追上,教育局长就不能安稳了,甚至会被更上一级问责。所以,政绩焦虑层层传导,由局长到校长,由校长到老师,由老师到学生,因为家长们虽然不太想卷,但也很少敢和学校对着干,所以这根传导链条非常高效,同时也存在层层加码的现象。
这还是学科教学方面,其它各种活动、评比、竞赛等等,也都存在这种出于政绩需求而导致的内卷加剧,不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