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这座位于广东省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众多高校在此扎根,为粤北地区乃至整个广东省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将深入揭秘韶关高校的实力,探寻谁是粤北教育的佼佼者。
一、韶关学院:扎根粤北,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韶关学院作为粤北地区的一所重要高等学府,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坚持“内外兼修”,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格局。
1. 学科专业建设
韶关学院以师范教育为特色,以农学、工学为发展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积极对接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韶关市委“33”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推进现代农业与生物资源利用、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制造、地方特色文化与旅游、区域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师范教育等五大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建设。
2. 科研成果
近年来,韶关学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教授领衔的金花茶天然活性成分分离纯化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推广奖;青年博士发明成果获第二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金奖。
3. 人才培养
韶关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学校已构建省级、市校共建、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打造省特色重点(培育)学科5个,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3个,市校共建重点学科6个;获国家特色专业1个、省一流专业14个。
二、韶关学院:坚持主业强师范,校地协同创特色
韶关学院在坚持主业强师范的同时,积极推动校地协同,为粤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1. 精准帮扶
韶关学院结合花坪实验学校校情,进行精准帮扶,着力提升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学校选取韶关市仁化县、花坪实验学校等作为重点帮扶县、帮扶学校,量身定制“一县一校一方案”。
2. 支教留韶工程
韶关学院充分发挥师范教育“传家宝”的作用,努力回应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学校走访韶关、清远等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摸查当地教育发展痛点,发现粤北地区部分中小学校尤其乡村学校师资短缺,缺少音乐、体育、美术、劳动、心理等学科教师。
三、韶关学院:诚聘全球高水平人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决策部署,韶关学院面向全球公开诚聘高水平人才加盟。
1. 招聘岗位与职责
韶关学院提供顶尖人才、学科领军人才、学科方向领军岗位、学术骨干岗位等多个招聘岗位,涵盖多个学科领域。
2. 招聘条件
应聘者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团队合作精神。符合《高等教育法》中规定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
四、总结
韶关学院作为粤北地区的一所重要高等学府,在学科建设、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坚持主业强师范,积极推动校地协同,为粤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贡献力量。未来,韶关学院将继续努力,为粤北地区乃至整个广东省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