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均衡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常州市武进区作为教育改革的先锋,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改革,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深入剖析武进区小学资源优化策略,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一、顶层设计:构建集团化办学模式

1.1 设计品牌名校孵化行动

武进区以集团化办学改革为抓手,聚焦办学组织关系的重构,设计品牌名校孵化行动。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名校,为其他学校提供发展契机。

1.2 推进乡村教育振兴行动

针对乡村学校发展滞后的问题,武进区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行动。通过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1.3 优化优质学校成长行动

针对优质学校发展瓶颈,武进区开展优质学校成长行动。通过高质量校际协作共享,培育新一批市优质学校和高品质学校,推动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队伍均衡:实施教师交流轮岗

2.1 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武进区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统筹调配集团师资,深化城乡互动交流,形成轮岗联动片区。

2.2 建立优质学校成长共同体

武进区建立优质学校成长共同体“1N”交流轮岗模式,根据供需,双向选择、适岗匹配。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477名教师参与交流轮岗,其中骨干教师172名。

三、优化考核机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3.1 建立基于绩效的质量评价体系

武进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建立基于绩效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科学评价,激发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

3.2 建立基于发展的增值评价体系

为关注学校发展潜力,武进区建立基于发展的增值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学校在教育教学、学生成长等方面的增值效果,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3.3 建立基于差异的分类评价体系

针对不同学校的特点,武进区建立基于差异的分类评价体系。通过分类评价,为学校提供个性化发展路径。

四、案例分析:星河实验小学分校

4.1 改扩建项目

2021年4月,政府投入资金启动星河实验小学分校改扩建项目。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555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351.81平方米。新建两栋教学楼,由原来的4轨扩大为10轨,新增学位1620个。

4.2 校园环境与设施

校园建筑风格以现代简约为主,既具有时代精神,又渗透了星河独有的育人理念。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总结

武进区通过集团化办学改革、教师交流轮岗、优化考核机制等措施,有效破解了教育均衡难题。未来,武进区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为我国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