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锦祥:美防长赞二战日军“英勇”,是无知还是另有深意?

乐,这个问题你让科班出身的人来答,就会得到上文这种不咸不淡的口水文。

25年的键政学界前沿是“日尔蛮赢学”(简称蛮学),这玩意现在看来粗鄙不堪,以后可是要登堂入室的。

蛮学有两大支柱,一曰“种姓天梯”,二曰“闭环赢学”。

除了研究天梯顶端的婆罗门阶层,蛮学还更多地将目光投射到种姓天梯底层的异族“精神达利特”群体,也就是我们过去一般意义上称为“公知”、“恨国党”。

对于日、韩、香港、新加坡这种已经臣服种姓天梯的国家,全部算作“达利特”,第一岛链也叫做“环中国达利特带”,对达利特种姓而言,婆罗门对其的要求绝不是让他们梵化到婆罗门,而是争做“领班”;

而中国作为主流上拒绝融入种姓天梯的文明,在印度教体系里算是很冷门的“篾戾车”。其中的公知带路党,因求做达利特而不能,因此叫做“精神达利特”。

而俄罗斯这种属于敌种姓“阿修罗”(血统高贵但因没有神之遗产继承权而造反的派系)。

达利特与精神达利特自认为,可以通过学习婆罗门的生活方式,三观价值,替婆罗门向其他达利特辩经等方式,从而实现“梵化”——最终成为(轮回)婆罗门。

而无数事实表明——这种“梵化”行为,不过是未经婆罗门许可的自我感动。梵化之路本质上是不通的。

回到新闻,过去美国对战败的旧日本帝国,属于种姓天梯的常态——明目张胆的蔑视。

那么现在为啥转向了呢?因为日尔蛮学,本质上是一套“半种姓”而非印度教那种“全种姓”制度。

日尔蛮千百年来的“拿来主义”传统,使得它们既要“绩效主义”的物质优势,又要“唯心主义”的心理优势。具体到行为上,就是总喜欢假装自己“看重绩效”。

当前的形式就是纯靠“自己人”,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4个种姓已经无力对抗拒绝融入种姓天梯的老中了,纳入“日、韩、伪台、新加坡”这些绩效不错的达利特群体增强本方实力势在必行。

所以不得不一转过去对他们的“蔑视”态度而已。

而如果你真的精通蛮学就能够知晓:这种态度上的逆转既不是思想上的幡然悔悟,也不是技术上的刻意拉拢。

而是完全唯心主义的自我催眠:“老中你看我都这么优容日本这个过去有仇的达利特领班了,你何苦拒绝融入种姓天梯呢?你若是以礼来降,这达利特领班的地位还不是千秋万代呢!”

我劝象牙塔里的学究们少去图书馆,多去菜市场——图书馆里的东西大多数都是婆罗门写给你看的,看这些东西做学问只会越做越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