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家庭妇男也是时代的产物

人们或许会追问,你凭什么下这样的结论,但我的答案现实而简单:现代经济的发展摧毁了传统的家族观念,而且这种趋势不可逆转。

而要想知道现代经济是怎么摧毁传统家族观念的,先得了解传统家族是如何支撑生育的。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家族是基本的生产单位,家族人口的繁衍存在着众多现实的需求。儒家所倡导的“多子多福”这一伦理教条,实际上是源自于现实的经济生活。

首先,传统的农业经济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子女即为现实的劳动力,若无子女,又有谁来劳作呢?而传统家族中子女的劳动主要是两大功能:其一为种地,其二为养老。封建社会中所谓的养儿防老,正是从这一意义层面来讲的。

其次,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中,家庭与家庭之间,家族与家族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互助关系。然而,这种互助是相互往来的。由此,便形成了家庭与家庭、家族与家族之间的共生关系。儒家伦理中提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大”真可谓大到极致。若成为绝户,又凭什么与他人交换呢?或者从怜悯的角度出发,他人或许会偶尔帮衬一下,但你的一生,你的家庭以及你的家族,他人是不可能全盘包办的。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有这个说法吧?

第三,当然还得提及文化功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传统的农业经济形态之下,“传宗接代”成为人生意义的核心,原因正在于此。

然而,现代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然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这一观念,并且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这一观念的接受越是没有抗拒力。总而言之:现代经济的发展正在无情扼杀传统的家族观念,尤为可悲的是,传统家族在现代经济的扼杀面前全然没有反抗能力。

首先,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个体化生存已趋于普遍化。过去只能依赖家族和土地谋求生存的人们,如今步入城市,凭借工资或者依靠个人的一技之长便能生活顺遂,他们不再需要家族的扶持,也无需通过耕种土地来获取生存的物资,这是现代经济和城市发展所形成的必然现象;

其次,家庭功能和家族功能的社会化亦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向。当下已无需养儿防老。只要你在工作期间为自身的养老以及疾病做好充足的经济筹备便足矣。试问,谁又能够阻拦家庭劳动社会化的进程?

第三,当今社会的发展还为婚姻和生育的脱钩提供了技术条件与社会保障条件。在传统观念中,“结婚→生育”是人生的必然路径,然而现代人全然不必遵循此道了,他们能够结婚但却可以不生育,他们也能够生育但并非自己亲自生育,甚至能够用自身的胚胎请他人代为生育。当然,此类做法于我国目前仍属非法,不过我坚信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定会合法化,并且就在不远的将来。

第四,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女性在经济中的地位已与传统大相径庭。传统农业社会,养家糊口被视为男人的职责,女人则被视作生育的工具以及家庭劳动的对象,然而现在,相当一部分女性的状况已绝非如此,家庭妇男亦开始崭露头角。既然这般,女人缘何一定要生育呢?    

自己当然也能够像男人一样,甚至比男人拥有更大的选择权,想生育便生育,不想生育便不生育,若想要有自己的孩子还能够请他人代为生育。总之,生育不再是女人的必然选择。

第五,现代经济亦摧毁了家族的权威。年轻人在经济上实现了独立,父辈对子女生育的掌控力荡然无存。并且社交媒体和全球化带来了多元的价值观,“必须生孩子”的传统叙事已被瓦解。“我为什么一定要生孩子?我当然可以不生孩子。我要过好我自己的一生。”等等想法不一定是少数人的专利。

各个平台,甚至整个社会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并且近乎一致地将原因归咎于生育成本问题。我却不以为然,生育成本故然是原因,但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因为你只需对照一下传统农业社会时期,人们的生存状况即使在那般艰难的时候,依旧选择能生尽生,这是为什么?前面已经把道理讲清楚了,经济使然。眼下的这种生育趋势是现代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发展所造就的,欲回归传统不过是一句毫无依据的空话。因为它是以经济回归传统为前提的,试问,经济还能回归传统吗?

当然,目前国家正在积极采取一系列旨在支持生育的政策:比如放开二孩、三孩政策,并且在配套措施方面,大力支持托育服务,为年轻父母减轻育儿负担;提供生育补贴,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致力于保障职场平等,让生育后的女性能够在职场中拥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有的地方政府更是不遗余力,不仅延长产假,给予产妇更充分的休养时间,还发放补贴,为家庭提供实实在在的经济支持。甚至有的地方还试点住房、税收等激励政策,试图从多方面为生育创造有利条件。

但以我的观察,一是这些政策在实施时间上相对滞后了。在生育意愿已经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政策的出台未能及时有效地遏制这一趋势。二是政策所起到的作用甚微。因为这背后的根源是经济发展与传统观念的相互碰撞。传统的生育观念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逐渐发生了嬗变,人们对于个人发展、生活质量的追求愈发强烈,不再仅仅将生育视为人生的必然选择。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所以我们目前所采取的这些小做法在这种强大的趋势面前,显得力量太弱小。

说了几句实话,一定不对一些人的胃口。想骂就骂吧,但骂并不能改变生育的这种趋势。事实上,中国的生育观正走在发达国家的老路上。还是赶紧想办法尽量延缓这种不可逆转现象的出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