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江油,这座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古老城市,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江油铁锅制作技艺到黄杨木梳的精雕细琢,再到木雕艺术的匠心独运,江油的非遗手艺不仅传承了千年的匠心精神,更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将深入剖析江油非遗手艺的独特魅力,揭秘其背后的传承故事。

江油铁锅制作技艺:古法铸就美味传奇

江油铁锅的历史渊源

江油铁锅制作技艺有着近300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朝雍正五年《江油县志·乡坝》的记载。这项技艺在江油青莲镇四川绵阳宏江实业有限公司得以传承与发展。

铸锅工艺的精湛技艺

江油铁锅的制作工艺复杂,包括选料、熔炼、浇铸、打磨等环节。其中,铸锅手艺的匠人需要经过多年的磨练,才能掌握精湛的技艺。

铁锅的传承与发展

为了传承这门古老的手艺,杨贤成毅然决然地拜师学艺,成为江油铁锅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他投资成立了四川绵阳宏江实业有限公司,并积极参与国家工信部铸铁锅的行业标准制定。

黄杨木梳制作技艺:匠心独运,传承百年

黄杨木梳的制作工序

黄杨木梳的制作过程复杂,从选料、切料、创意定型、开齿到打磨,需经过28道工序。其中,雕、描、烫、刻、磨等工序需经传统工艺制作方法方能完成。

黄杨木梳的文化内涵

黄杨木梳作为江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不仅是一件生活用品,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陈家六代都坚持做梳子手艺,将“做一把好梳子”作为家训代代传承。

木雕艺术:匠心独运,讲述李白故事

江油木雕的历史渊源

江油木雕作为绵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江油根雕艺术家魏少杰被誉为江油木雕的代表人物。

木雕艺术的创作手法

江油木雕艺术家王成从1998年拜师学艺,他用一把雕刀,在一块块木头或树疙瘩上雕出了不少与李白有关的故事,为江油木雕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木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江油木雕艺术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新挑战。为了吸引年轻人传承这门古老的艺术,王成等木雕艺术家们正积极推进传统工艺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

结语

江油的非遗手艺,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瑰宝。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江油人民将继续秉持匠心精神,让这些古老的手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