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位于湖南东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许多古老的传说,它们见证了古镇的沧桑岁月,也承载着当地人民丰富的文化底蕴。本文将带您走进资兴,探寻那些神秘而动人的民间传说。
一、五马归槽:兴宁镇的传说
在兴宁镇的入口处,人们可以看到雕塑的五匹马,它是兴宁镇一座标志性建筑。关于这五匹马,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公元1228年夏,资兴连降大雨,洪水泛滥成灾。宋理宗巡幸资兴时,面对滔滔洪水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内心极为悲伤。为了减轻百姓的疾苦,宋理宗下令县官刘镒两天之内另择县治新址。恰逢此时,皇帝的五匹御马不见了。县官刘镒吓得大惊失色,随后带着随从沿着马蹄印北上寻至一个叫管子壕(今兴宁镇)的地方。
这里有一小溪,两岸绿意盎然,水草茂盛,皇帝的五匹御马在此自由自在低头饮水吃着青草。看到此情此景,县官刘镒立马将目及所至的情况报告皇上。宋理宗漫步管子壕,满目山清水秀,灵气升腾,便令就此筑城池。第二年县治由旧市迁徙管子壕,改称兴宁县,从此兴宁百业兴旺,人们安居乐业。
二、北湖与龙王庙:郴州古城的传说
在郴州,有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湖泊——北湖。关于北湖,有一个关于双龙斗法的传说。
很久以前,郴州北湖有两条龙:一条白龙,一条黑龙。白龙很猛,黑龙很凶,它们喜欢斗跤,搞得北湖涨大水,老百姓叫苦连天。一天,资兴有一个姓曹的武生进京赶考,从郴州路过的时候,正好遇上这两条龙在湖里斗跤。这时,一个老人家从他身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该死,不得了,又要吃亏了!”曹武生是个仗义的人,听到老人家的话,觉得中间必有缘故。他赶忙走上前去拖住老人家问道:“请问老人家,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老人家就把双龙斗跤,老百姓遭殃的事告诉曹武生。
话刚说完,只见曹武生从行囊里取出一把箭来,定了定神,吸了一口气,运足神力,瞄准那条凶猛的黑龙,“嗖”地一声,飞箭不偏不倚,正好射中黑龙的喉咙。黑龙带着箭伤,忍痛沉下水底,逃到洞庭湖,不久就死了。白龙看到黑龙中箭受伤,吓得钻进湖底的大石洞,再也不敢露出水面惹是非了。从此,人们就把这个湖叫做“白湖”,后来又改叫“北湖”。
三、资兴古玩“达人”办起民间文物馆
在资兴市三都镇三都村流华湾,有一位名叫袁曙光的古玩爱好者。他收藏了1000多件古玩,其中包括汉代的花纹汉砖、唐、宋、元、明、清、民国的钱币、金、铜、银、玉饰品、陶器、瓷器、玉器、木雕、竹雕、石雕制品等。
袁曙光办起了自己的私藏文物馆,免费向游客开放。他说:“我开文物馆主要是想让人看到更多的古文物,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宣传爱惜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四、《旧市史志》:留住千年古镇的记忆
为了纪念千年古镇旧市,不少旧市籍老乡自发组织开始编纂一本《旧市史志》。这本书讲述了旧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故事。
编纂《旧市史志》的过程中,编辑部的主编李雄才表示:“在当时那个年代来说,要照一个相很困难,不是说像现在有手机,想照就照。那个时候,要喊一个照相的那也是很不容易,所以提供的照片,有一些但也不是很多,但是现在还是有一些有历史价值的照片。”
结语
资兴的民间传说丰富多彩,它们是古镇历史的见证,也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通过这些传说,我们可以感受到千年古镇的神秘与魅力,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