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资阳市作为成都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深入探讨资阳市如何通过均衡布局医疗资源,构建起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的背景

资阳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1.3%,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尚不均衡。为解决这一难题,资阳市卫健委制定了《资阳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旨在构建以县医院为龙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支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基层医疗卫生新格局。

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新格局

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

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资阳市计划建设15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以提高常住人口较少、交通半径大的地区的群众就医可及性。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在每个乡镇办好1所达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办好1所达标村卫生室。原则上在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每3万—10万居民居住区,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20%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为社区医院。

关注“一老一小”,完善健康服务体系

资阳市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22.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应对这一挑战,《规划》从看病就医、医养服务、长期护理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资阳市老年医院建设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

看病就医

加快推进资阳市老年医院建设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引导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二级及以下医院转型。

医养服务

在医养服务方面,提出要加快推进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

长期护理

在长期护理方面,建立完善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资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工作安排部署,坚定不移按照市委‘N项改革’部署要求,围绕建强市级龙头医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等改革任务,持续深入推进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建强市级龙头医院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更名为资阳市中心医院,标志着资阳市正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资阳市以成资两地医联体建设为契机,持续加强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等在蓉省部级医院合作办医,持续推进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

成资合作打造智慧医院

2016年至2018年,资阳市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迈出成都资阳合作办医的探索步伐。目前,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资阳市(雁江区)妇幼保健院都已具备了远程诊疗和远程教学的技术与设备,为成资合作办医提供了多种渠道。

总结

资阳市通过均衡布局医疗资源,关注“一老一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起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未来,资阳市将继续努力,为市民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