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跟踪审计步骤
后续跟踪审计是一种重要的审计方法,用于确认之前的审计建议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执行。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
在进行后续跟踪审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审计目标是指审计的具体目的,例如确认之前的审计建议是否得到了落实;审计范围是指审计的具体领域或范围,例如某个部门、项目或业务流程。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的过程中,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消息和数据。这些资料、消息和数据可以来自于之前的审计报告、组织内部的文件和记录,以及相关的外部信息。
2. 收集相关的资料、消息和数据
在后续跟踪审计中,收集相关的资料、消息和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些资料、消息和数据可以用于确认之前的审计建议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执行。
收集资料的方式可以包括查阅文件和记录、进行调查和采访、观察实际操作等。收集到的资料、消息和数据应该具有充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3. 分析和评估收集到的资料、消息和数据
在分析和评估收集到的资料、消息和数据时,需要将其与之前的审计建议进行对比和核对。通过分析和评估,可以判断之前的审计建议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执行。
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和工具,例如制定评估指标和标准、进行数据统计和比较、进行专家评审等。通过这些方法和工具,可以得出对之前的审计建议的评价和结论。
4. 编写后续跟踪审计报告
在完成分析和评估后,需要编写后续跟踪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该清晰、准确地总结之前的审计建议的实施和执行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审计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审计目标和范围的说明、收集到的资料、消息和数据的分析和评估结果、对之前的审计建议的评价和结论、对相关部门或人员的建议和要求等。
5. 跟踪审计报告的实施和执行
完成后续跟踪审计报告后,需要跟踪其实施和执行情况。跟踪的方式可以包括定期的进度报告、现场检查和核实、与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沟通和协调等。
在跟踪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和执行中的问题和障碍。如果发现问题或障碍无法解决,需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要求。
总结
后续跟踪审计是一种重要的审计方法,可以确认之前的审计建议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执行。通过明确审计目标和范围、收集相关的资料、消息和数据、分析和评估收集到的资料、消息和数据、编写后续跟踪审计报告以及跟踪报告的实施和执行,可以确保审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