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年产量3750万吨,同比增12.4%,进口938万吨增3.1%,对外依存度仍高达20%。这产能已经超过全球一半了,还得写“仅有”52%。

2. 而且确实是需要,大量进口不是假的。之前对外依存度高达45%,要从韩国日本等地进口。经过不断努力上产能,才降到20%,但进口数量绝对值仍居高不下。两三年后,几个大项目落成,才会彻底缓解。

3. 这种产品就是化工制造业里着名的PX(对二甲苯)。为什么产能超全球一半,还要大量进口,因为需求旺盛。不进口,产能高可能是内卷过剩。但大量进口,需求旺盛应该是真的。旺盛需求是因为,PX是另一种着名化工产品PTA(精对苯二甲酸)的上游,生产PTA就需要PX。而PTA我国产能占全球72%。

4. 2024年我国PTA产能8015万吨,进口稀少不到2万吨,出口441万吨。PTA可以说是优势产品了,大量出口。但是上游的PX还是产能短缺,要上产能。

5. 为什么PTA产能会达到全球七成以上?原因是外国PTA产能过剩了,需求小,纷纷减产、关厂。我国产量占比高,但没过剩,卖出去了。中国还在继续增加PTA产能,预计2028年产能超亿吨,占比74%。而2023年起,多家海外PTA企业去产能。

6. 乐天化学计划出售巴基斯坦公司75%股份;英力士关闭比利时的一套PTA装置;Indorama关闭了荷兰70万吨的工厂,永久关闭加拿大年产60万吨的工厂。三菱化学退出PTA业务,三井化学关闭山口县工厂,东丽宣布2026年停止日本PTA项目。日本PTA产能将归零。

7. 这些企业产能过剩,原因是成本高、工艺落后,等于我国历史上常见的老旧产能,结局必然是整改淘汰。也有中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外因,但主要是内因,没有努力降低成本、革新工艺。欧洲老旧装置每吨加工成本550元,我国新技术降本至358元,极端能到300元甚至更低。

8. 外国PTA走上产能过剩被淘汰的道路,本身责任最大,没有大力降本。但是也有降本难度高的因素。有个悖论式的“降本困境”,产业降本最重要因素是超大规模,没有之一。技术可以研发不是大问题,但是技术投资、运营成本要摊销在规模上。

9. 也就是说,如果不想变成落后的过剩产能被淘汰,需要大规模扩张产能。但这本身有点“自杀性攻击”的意思,要是扩张产能降本失败怎么办?会死更快,还大赔,公司都要破产了。只有中国化解了“降本悖论”,通过扩大产能,解决了产能过剩问题,需求旺盛。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