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Terminexus全球港口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作者:周日清
近日,2025年1-2月全国主要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数据出炉。2025年1-2月,全国主要港口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6.7亿吨,同比增长2.3%。其中,内、外贸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2.4%和1.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354万标箱,同比增长8.2%。
结合海关总署发布的进出口数据来看,按美元计价(下同),前两月,我国进出口总值9093.7亿美元,同比下降2.4%,创下2020年疫情以来最差表现。其中,出口5399.4亿美元,同比增长2.3%;进口3694.3亿美元,同比下降8.4%。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之下,出口总额续创历史新高,进口偏弱。
出口的正增长仍源自国内“抢出口”,自1月20日上台后,特朗普迅速推出“一揽子”关税政策,关税威胁之下,全球开启向美国“抢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前两月出口增速较去年(同比增长10.3%)已明显收窄,一方面受到春节假期扰动,另一方面,美国对华关税刺激引发的“抢出口”热度或已下滑。
区别于上期榜单(2024年全国港口吞吐量排名出炉:数据喜人),自2024年起,主要港口来源于《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部分港口数据因口径调整或变化幅度较大,不宜比较,因此不计入榜单。
1-2月,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名为:上海港(第1)、宁波舟山港(第2)、深圳港(第3)、青岛港(第4)、广州港(第5)、天津港(第6)、厦门港(第7)、苏州港(第8)、北部湾港(第9)、日照港(第10)。
从排名情况来看,榜单前十并没有发生变动,但值得关注的是,厦门港自去年以来,首次实现同比正增长;11-20名中,烟台港和南京港排名均上升两位,唐山港集装箱吞吐量首超南通港,同比增长47.9%。
具体来看,上海港1-2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90万TEU,同比增长7.2%。今年以来,上海港着手全面升级,一方面,加强同重点船公司战略合作,加力优化航线布局,深化国际中转箱转运管理和多式联运,优化集疏运中心与洋山港区业务协同,另一方面,上海港也关注上海企业“走出去”动态,积极开拓空箱、ICT(内陆集装箱枢纽)新业务新模式,持续推进沿海捎带、跨境电商等业务。在传统航运旺季加持下,1月份,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创造单月吞吐量历史新高。
1-2月,厦门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1.09万标箱,同比增长3.76%。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45.95万标箱,同比增长7.48%。今年以来,厦门港已连开两条东南亚新航线,至此,厦门港已开通47条东南亚航线,数量位居我国东南沿海港口之首。此外,厦门港结合偏港(偏港有别于基本港,一般是指规模较小、靠泊船舶较少、与外界联通的航线比较有限的港口,通常需要通过转运才能将货物运抵)周边地区的产业需求,积极推动港航合作,主动将优质航运服务延伸到偏港地区,进一步织密了全球航线网络。截至今年2月,厦门港集装箱班轮航线达180条,其中外贸线139条,内贸线41条,通达5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个港口。
唐山港1-2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9万TEU,同比增长47.9%,增速位列榜单第一。据了解,为进一步强化市场开发力度,推动港口腹地持续向纵深拓展,唐山港主动作为,业务团队深入晋陕蒙地区走访发运客户,全面了解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并与各方洽谈合作事宜,共同推进物流总包、“一单制”等业务市场开发,研究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提升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竞争力,并深化与铁路部门、船公司以及腹地企业的合作关系,积极推行“一单制”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此外,随着河北首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正式对外开放,唐山港集装箱吞吐量或将迎来新增长。
1-2月,全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名为:宁波舟山港(第1)、唐山港(第2)、上海港(第3)、青岛港(第4)、日照港(第5)、广州港(第6)、天津港(第7)、苏州港(第8)、烟台港(第9)、北部湾港(第10)。
整体来看,全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有所下降,内河港口表现尤为明显,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过高,且叠加春节假期影响。
分货种来看,除集装箱、粮食吞吐量同比增长外,主要港口企业煤炭、原油、铁矿石等吞吐量均同比出现下降,其中,煤炭和铁矿石跌幅较为明显,据统计,2025年1-2月,河北港口集团、天津港集团、国能黄骅港务、青岛港集团、日照港集团、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等北方主要煤炭下水港口企业累计完成煤炭吞吐量4460.41万吨,同比下降8.77%。
青岛港1-2月完成货物吞吐量1.17亿吨,同比增长2.9%。开年以来,青岛港主动协同兄弟单位发挥五统一优势,积极走访钢厂、贸易商,动员客户来港落货;通过“港贸钢”联动,推动市场上下游供需高效对接,保障内外贸货源饱满;同时积极对接海关及代理加快办理业务手续,为船舶生产作业做好前期保障;此外,还积极与关检单位、集团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沟通协调,抢抓靠离船衔接、盯靠手续办理时间,压缩非生产作业停时25%以上。
天津港1-2月完成货物吞吐量9109万吨,同比增长2.2%,排名上升一位。今年以来,天津港全力打造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升级版,先后成立大数据管理中心,发布港口智能管控系统TCA,“天津港电子采购商城”也上线运营,开启供应链云服务时代。根据近期发布的《天津港总体规划(2024-2035年)》,预测到2035年,天津港货物总吞吐量将达到7.5亿吨左右。
港口圈(ID:gangkouquan)认为,地缘冲突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悬在海运行业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也将对港口行业需求形成一定制约,但国内系列存量和增量政策将进一步扩大内需,内贸和进口需求将对港口吞吐量形成一定支撑。可预见的是,随着马士基和赫伯罗特的双子星联盟今年正式运作,减少了诸如大连港、天津港、厦门港的主枢纽港挂靠,增加了上海港、宁波港、青岛港等的挂靠,或许会给港口格局带来一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