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没必要把小米su7的事故跟智驾强关联》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SkyFish
当前辅助驾驶技术水平和其实是和各个厂商营造的那种“适合新手开”的氛围完全相反,完全不适合新手使用,老手司机可以依靠主观经验判断安全边界在哪,然而新手司机盲目相信厂商宣传进行什么睡觉/紧急关头才接管等极限操作,反而容易出事故。
本次su7事故场景,别的地方我不清楚,如果是上海这片进行高速道路施工,施工区域一般至少会在放锥桶前500m到1km左右的应急车道上放置施工警示牌,有的时候还会有特别明显的那种五颜六色的警示灯,有经验的司机基本上看到这种现象就得合理控制车间距和车速了。就我开过的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带辅助驾驶的车,都没有能做出正确操作的,基本上都是在看到锥桶以后才有所反应,要是驾驶系统应对锥桶的逻辑再垃圾点(在锥桶前直接退出控制),很容易就会引发出现事故了
智驾作为辅助是挺好的,既可以提示你没有观察到的风险,也可以防止超速,华为的智驾是特别守规矩,凡是有限速的地方,不管车多不多,一定不会超过限速,比如出高速要进辅道前,一定会先降速到80,汇入辅道后,立刻减速到60。但是作为驾驶员或乘车人,乘车体验就相对差了那么一点点,减速的时候人会点头。老司机开始,一般要降速的话,不会踩刹车,而是松油门,特别是我喜欢开运动模式,松油门的减速效果是很明显的。另外智驾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大概率地防止误踩油门。
有一次我停车,车位比较窄,所以我就先下车,再用遥控泊车。车位那里有根隔离杆,我没留意到,我让车后退,退到一定位置时,感觉车头还太突出,然后怎么点都不退,走近了去检查了一遍,才知道原来是感应到了障碍物,离隔离杆还有30厘米的时候,车就不往后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