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博@郭嘉宁

讲一个很体现咱们这个国家各省份兄弟协作的事儿:

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初,青海祁连县等地的上千户牧民,会赶着牛羊,从青海牧场来到甘肃农区的农作物秸秆地里,开始一个冬天的异地借牧。

相当于把甘肃收获之后的农田,当成草原用。

借牧期间刚好是羊羔出生的季节,身在他乡的牧民最担心的就是羊羔的存活率。

甘肃农牧部门在接羔季节,组织畜牧业技术人员对借牧牧民开展接羔保育技术培训,定期消毒产羔舍,科学补饲,疫病防控等 再加上张掖的农田比祁连的牧场海拔降低了2000米左右,气候适宜,羊羔的存活率大大提升。

老乡说:今年在甘肃过冬期间,还有产羔,产了大概500多只羊羔。

异地借牧不仅提高了牛羊冬季成活率、也降低了牧民的养殖成本,老乡算了一笔账。

这1100多只羊,在自家牧场上的话,冬季开支将近三十六七万块钱。甘肃这边租了玉米地后,没有喂饲,成本降低了将近一半。加上过来过去的车费,基本上十八万块钱,一个冬天就过去了。

对甘肃的农民来说,异地借牧也是好事,出租农场不仅节省了处理秸秆的开销,得到了一笔农地出租的收入,这些牛羊粪便留在田里,也能增加土地肥力。

目前,祁连县80%在甘肃借牧的牧民已经返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