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坦尼克号沉没的112周年纪念日(即2024年4月15日),一款没什么名气的游戏《泰坦尼克号:荣誉与荣耀》(以下简称《THR》)在Youtube上举办了它的直播发布会,名字有些特别,叫做“泰坦尼克实时沉没”。
一开始,它和其他普通发布会一样,也由制作团队分享了大量关于这款未发布游戏的制作进度、已完成的制作细节以及接下来的开发计划。
但是到了中后段,直播间的画风却突然一转,开始如标题剧透的一样,用长达10分钟的时间模拟起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并在这时候迎来了整场的评论互动量巅峰。
只不过就算是这样一场堪比行为艺术的5小时直播,也只能算《THR》特殊之处的冰山一角。因为对于这款从2012年就着手开发的游戏来说,它早就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游戏。
1
“一个骗局。”——如果在几年前让人对《THR》做出评价,对它稍有了解的人大概都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
《THR》的起点和许多伟大的游戏一样始于一个MOD。几位创始人是《孤岛危机2》的玩家,他们在用“CryEngine 3”这个名字就透着锈味的引擎搓出一个演示片后,收到了不错的反响。于是他们一合计,决定将它独立出来,做成一个独立的游戏。
在最开始的版本中,几位主创为这款游戏规划了三种玩法,从中已经能看到这款游戏的大概轮廓:其中作为玩法核心的故事模式,玩家将扮演一位背上罪名的业余侦探,在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上寻找线索洗清自己的罪名;附带的观光模式和逃生模式,则给了玩家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景,近距离参观这艘彼时世界最豪华邮轮。
下图为最初CryEngine 3的游戏画面
不论在哪种模式里,《THR》最重要的卖点都是让玩家在超写实风格和超高精度还原的模型里,零距离接触到泰坦尼克号这艘传奇而又神秘的邮轮。
制作组同样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在早期的开发过程中,他们始终都在强调“对真实数据的严格考据”和“对历史场景的严格还原”,摆出一副以历史考据般严谨的态度来制作游戏。这不仅让他们收获了一批游戏玩家的期待,也开始收获一些非游戏媒体的报道,引起了更多泰坦尼克爱好者的关注。
10年前的开发日志
或许正是自带“慢工出细活”的滤镜,就算《THR》明面上的开发进度几乎看不到推进,但凭借着时不时发出的开发日志和周边新闻刷刷存在感,游戏的支持者们仍然对它的发售始终抱有期待。
特别是2020年同团队的姊妹篇游戏《不列颠尼克号:地中海守护神》(Britannic: Patroness of the Mediterranean)的发售,犹如一剂强心剂稳住了军心;一年后《THR》的第一个大规模演示Demo 401的上线,更是让人觉得游戏完整版的上线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就几乎是在同一时间,《THR》的航线上也突兀出现了一座即将毁灭一切的冰山。
先是团队的创始人之一突然宣布退出该项目,没有留下任何理由;紧接着而来的就是宣布游戏玩法将要大改,原本几大玩法将被“暂时搁置”,只留下谈不上正经玩法的“观光模拟器”玩法作为开发重心;就连时不时更新点日志刷刷存在感的官方账号,也在这时候几乎停掉了一切更新,使得《THR》的开发彻底成为了一个黑箱。
从这时候开始,《THR》社区关于这款游戏的讨论,慢慢从“还要多久发售”变成了“它还能不能做出来”。在这款游戏初亮相的9年后,它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2
直到两年的沉寂后,《THR》团队才在2023年再次活跃起来。
一开始,他们的回归确实给支持者们带来了不少好消息。首先伴随着他们回归的,就是一个用虚幻5引擎制作的全新Demo。
尽管这个Demo的绝大部分内容真要说起来,只是用新引擎将旧Demo内容进行了重制,并没有太多新东西,但它仍如一股活水注入了干涸已久的《THR》社区,让人们重新对游戏燃起了期待。
与其同时,《THR》各个平台的官方账号也再次开启了稳定更新,开始与玩家分享游戏的开发进度。关于这款游戏的一切,看起来都正在从一个草台班子向着“一个正经制作组”开始转变——除了从始至终一直成谜的发售日期。
如果说一开始把《THR》比作一个骗局还稍显勉强的话——因为它没有骗支持者的钱——那这时候的《THR》就显得更像一个骗局了。
伴随着一切都走上正轨,《THR》也开始在各方面探索更多商业化的渠道。其中就包括兜售它们已有的数字资产,也就是《星际公民》的同款“卖船大法”。
在他们Youtube频道的所有视频下方,都可以看到他们贴上的商城链接,其中的主打产品就是泰坦尼克号的高清局部船模,售价20美元。
只不过和有着丰富船型的《星际公民》不同的是,泰坦尼克号只有一艘,所以在船模商品之余,《THR》团队的在售商品还有泰坦尼克号各处内景的高清建模照片、印有相关图样的周边,售价同样不算便宜。
只不过10多年过去后,《THR》当初引以为傲的“超写实建模”早就不够真实,距离主流游戏的画面早就拉开了大段距离。最新一版演示动画中,刚刚更新进去的制作组口中的“杰出的人物模型”,更是不忍直视的“学动画两年半”水平。
故事到此为止,听上去就像一个大有前途的游戏开发组逐渐堕落为骗钱团队的故事。
但令人奇怪的是,这款游戏如今的社区里却反而看不到对《THR》不断跳票、制作粗劣的批评。评论里几乎清一色都是对动画、考据的夸奖,对泰坦尼克号的怀念,美好得不像当下的互联网评论区。
直到这时候,我才注意到或许《THR》面向的早就不再是普通的游戏玩家。
3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场直播,正是《THR》如今风格的最好证据。
虽然号称是发布会,但整场5个半小时的直播里,只有开头的10分钟是在不咸不淡地聊游戏的开发进程;约一个多小时是在无声地模拟泰坦尼克号的航行与沉没;而剩下的几个小时直播内容,用“文献分享会”来形容它也许更为贴切。
学术峰会画风的节目单
直播中,《THR》的开发者会担任主持人和讲述者,搭配着相应的内景建模为直播间里的观众讲解,他们在考据真实泰坦尼克号过程中查询到的资料,某个舱位有多少名乘客、配备了多少乘务人员、有多少套镀银的餐具这些历史上的真实细节。
到了相关的资料节点上,他们还会放出对当年亲历者的口述资料,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当年的逃生过程,或是邀请当年亲历者的亲属分享那段泰坦尼克号航程对他们的影响。当然,这些分享也基本都搭配了相应的船内游戏视角。
如果中途点进这个直播间,很难想象这会是一款游戏的直播,因为其中讲述的内容过于垂直、小众且沉闷。
但正是这样的直播内容,却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他们跟着讲述时不时进行激烈的讨论,发出自己的感叹,时不时还会送上真金白银的打赏。
随便点进去几个用户的个人资料,会发现他们有的人是邮轮和蒸汽列车的双料粉丝,有的人是涉猎广泛的历史迷,还有的人关注列表什么都没有、但主页图就是一张全幅的泰坦尼克号——唯独看不到游戏玩家。
不知不觉间,《THR》的社区已经从最初的那批《孤岛危机2》MOD玩家,逐渐交接到了一群更少接触游戏的“泰坦尼克迷”手上。
正是这样的成分转换,才让在我们玩家看来早已过时的技术,也能成为让他们惊叹的工作成果,我们深恶痛绝的跳票在他们看来也不算什么大事。
站在期待最初《THR》的玩家角度,或许确实可以说《THR》是一个利用了信息差的骗局。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正是自这个时期里《THR》团队的曝光频率才完全提了上来,直播、推特和官网等地方都开始了更勤奋的更新,开发也变得更加透明。
更重要的是,虽然《THR》仍未发售,但它已经成为了不少“泰坦尼克迷”的小型乌托邦。带着他们听讲座,分享搜集到的史实资料,也给了他们认识同好的机会。
看上去观众里确实有人互相认识
作为游戏,《THR》的确制作粗糙、跳票严重,起码以现在的成品状态来看很难和好游戏划上等号。作为从最初“探案版”就期待它面世的玩家,我也会失望于它成了一个没有玩法的“数字博物馆”。
但它作为“泰坦尼克爱好者”的一道数字甜品,却在这个独特的社区里成了他们分享这个小众爱好的容器,以另一种方式迎来了另一批自洽的受众,也找到了支撑它继续开发下去的方式。
这就和泰坦尼克号在112年前的沉没一样。对于那艘船上的乘客来说,那一晚的经历无疑是要用一生去忘记的梦魇。但对于这群观看《THR》实时沉没的观众来说,那却是一次“平静的沉沦”,一个“令人着迷的命运之夜”,或是一次“凄美的日出”。
对于《THR》来说,接受自己泰坦尼克号航程的结束,能以“双胞胎”奥林匹斯号的身份走完未竟的航线也是另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