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日裔美国人弗朗西斯·福山发表了《历史的终结》,他认为:
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
福山的这种想法并不是孤立的,类似的思维还有“美国例外论”。
美国例外论(American Exceptionalism)是一种根植于美国历史和政治文化的意识形态,强调美国在制度、价值观和全球角色上的独特性。
其思想可追溯至17世纪清教移民的“山巅之城”理念,即美国被视作上帝选民的应许之地,承担着向世界示范自由与民主的使命。
美国真的是“山巅之城”吗,所谓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是“历史的终结吗”?
当然不是!
美国人的历史太短了,他们没有经历过国家兴衰的历史周期,他们只是把一时的幸运当成了永恒而已。
美国的绝对物质优势
根据唯物史观的观点,物质决定意识。
美国例外论的根源是美国的物质优势,美国远远超出竞争对手的绝对物质优势。
我们分别从国土、自然资源禀赋、工业生产力三个方面来阐述美国的绝对物质优势。
第一、国土和人口
从自然条件的优越程度来说,美国确实是一个天选之国。
图1:美国在全球的位置
美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国土东西两端分别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
美国的国土基本位于温带地区,水热条件适宜,发展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除了缺少可以阻挡寒流的东西走向大山脉之外,美国国土几乎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图2:国土面积排名
美国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千米,全球排名第四,几乎占据了北美洲所有精华的区域。
虽然俄罗斯和加拿大的国土面积全球排名前两位,但是两国都是高纬度国家,有相当部分是位于高寒地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低价值领土。
美国的国土面积与中国基本相当,而且大部分都是位于温带的高价值领土。
实际上,美国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土面积全球第一,这就是国土两端都濒临大洋的优势。
图3:美国主要粮食产量
广袤的国土面积和优越的水热条件,美国发展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农产品生产规模在全球名列前茅。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24年美国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是0.54亿吨、700万吨和3.85亿吨,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6.8%,1.3%和31.6%。
美国的粮食产量不仅全部都能自给,而且还能大量出口,是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
在小麦、水稻和玉米三种粮食的国际贸易中,美国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比重分别是11.0%,5.5%和32.8%。
图4:主要国家人口规模
广袤的国土和优越的农业条件使得美国有能力养育庞大的人口。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美国人口在2020年是3.31亿,全球仅次于中国和印度排名第三。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人口规模第一,而且是断层式领先于其它发达国家。
日本的人口规模只有1.26亿,英法德意等欧洲发达国家的人口规模全都低于1亿,最多的德国也仅有8300万人。
综合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美国和中国的综合实力显着超过世界其它国家处于第一等级,印度、巴西、俄罗斯、墨西哥处于第二等级。
日本和欧洲国家不仅在国土面积上有重大短板,而且在人口规模上也显着不如中美两国。
印度的人口规模虽然全球第一,但是印度的国土面积只有中美两国的三分之一左右。
国土面积和人口是国家竞争的基础条件,基础条件不够或者有缺陷就难以在国际竞争中立足。
欧洲的老牌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国家为什么国际地位会不断下降,国土面积和人口两个基础条件的缺陷是重要原因。
第二、自然资源禀赋
除了国土面积和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禀赋也是国家发展的先天条件,是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在所有的自然资源禀赋中,最重要的资源是能源和材料:
最重要的材料是钢铁和有色金属,而最重要的能源是石油、煤炭和天然。
我们主要比较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以下资源:
材料——铁矿石、铜矿
能源——石油、煤炭和天然气
图5:铁矿石储量和产量
图6:铜矿储量和产量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
美国铁矿石的储量是36亿吨,全球排名第九;
美国的铜储量是4700万吨,全球排名第七;
对于铁和铜这两种最重要的金属材料,美国的储量相当充足,在全球名列前茅。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基础就是美国丰富的铁矿石储量。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世界兵工厂,基础正是美国丰富的铜矿和铁矿产量。
图7:各国石油储量
图8:各国煤炭储量
美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更加丰富,根据BP全球能源统计的数据:
美国的石油储量是82亿吨,全球排名第九;
美国的煤炭储量高达2489亿吨,全球排名第一;
美国的天然气储量高达12.6万亿立方米,全球排名第五。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超过沙特,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超过俄罗斯!
美国的煤炭产量仅次于中国、印度和印尼,排名全球第四。
美国的煤炭产量并非没有能力达到全球第一,而是美国有足够的石油和天然气,不需要使用煤炭这种污染程度更高的能源。
不论是铁矿石、铜等重要金属材料,还是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基本能源品种,美国的储量都十分丰富,完全没有短板。
美国的先天条件极其优越,因此美国经济的下限极高,这是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
我们看看日本,就可以明白美国先天条件的巨大优势:
日本的国土面积只有38万平方公里,不到美国的二十分之一;
日本基本没有油气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完全依赖进口;
日本铁矿石和铜矿的储量极少,基本也需要依赖进口。
二战时期,日本发动战争需要的石油大多来自美国,日本与英美冲突加剧的重要原因是为了夺取东南亚的石油资源,结局也是注定的。
第三、在没有中国的世界里,美国制造业的实力傲视全球
图9:全球GDP规模最大的十个国家
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十个国家可以分为两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
发达国家就是七国集团,而发展中大国是中国、印度和巴西,其中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远超发展中国家。
在国家排名中,美国的GDP总量遥遥领先其他国家,除了中国以外任何国家都不具备挑战美国的实力。
2024年美国的GDP总量是28.78万亿美元,发达国家中GDP仅次于美国的国家是德国,其GDP规模只有美国的15.9%
印度在发展中大国里GDP总量仅次于中国,其GDP规模只有美国的13.7%。
除了中国,美国对任何国家都是碾压式的存在。
图10:主要国家制造业规模
全球GDP排名前十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制造业大国,而且排名也大致相同。
如果不考虑中国,美国制造业的规模远远超过其它国家,虽然不像GDP的对比那样夸张,但是仍然拥有绝对优势。
在发达国家中,2020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七国集团制造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45.6%,几乎占据了七国集团制造业的半壁江山。
发展中国家代表的巴西和印度,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仅有1578亿和3774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7.0%和16.9%。
美国制造业的规模对比其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都拥有绝对的优势。
图11:主要国家发电量对比
如果不考虑中国,美国的发电量同样远远超过其它国家,对其他国家拥有绝对优势。
2020年美国的发电量是4.28万亿千瓦时,七国集团中其他国家的发电量都没有超过1万亿千瓦时。
日本是七国集团中发电量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但日本的发电量也只有9970亿千瓦时,德国的发电量更是只有5736亿千瓦时。
印度和巴西2020年的发电量分别是1.56万亿和0.62万亿千瓦时,分别相当于美国的36.4%和14.5%。
发电量是衡量生产力和物质生活水平最好的指标,美国的发电量充分反映了其生产力优势。
图12:美国发电量占G7和OECD国家的比重
从发电量上看,美国相比其它发达国家的优势不是一时的,而是长期存在的。
1985年,美国发电量占七国集团的比例是51.7%;2020年,美国发电量占七国集团的比例是56.2%。
1985年,美国发电量占OECD国家的比例是40.5%;2020年,美国发电量占OECD国家的比例是39.3%
从1985年至今,美国发电量在七国集团的比例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进一步上升,美国发电量在OECD国家的比例基本不变。
发电量的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美国的生产力在发达国家整体中是进一步上升了,美国相对其它发达国家的生产力优势扩大了。
在没有中国的世界里,美国的GDP规模、制造业规模、发电量全部都是世界第一,而且是遥遥领先的那种世界第一。
在没有中国的世界里,美国拥有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在半导体、军事工业和航空等领域拥有垄断优势。
这种绝对的物质优势是美国睥睨天下的底气。
美国为何对中国没有绝对物质优势?
历史的终结和美国例外论在美国赢得冷战胜利之后达到了巅峰。
苏联的实力远超美国曾经的对手德国、日本和英国,但苏联同样在与美国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难道真的是历史的终结吗?
这种观点很快就遭到了挑战,而且从2010年开始愈发无法自圆其说。
为何会遭到挑战?
因为中国崛起了。
中国跟美国以往的对手有何不同?
因为美国的绝对物质优势首次遭到了挑战。
图13:中美两国先天条件对比
在美国过去和现在所有的竞争对手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重大短板的国家。
1、中国的国土面积与美国相当
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美国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千米,二者基本相当。
美国两面临海,中国只有东面临海,美国的位置更优越。
2、中国的粮食产量与美国相当
2024年,中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产量分别是1.40亿吨、1.46亿吨和2.92亿吨;美国三大粮食作物的产量分别是0.54亿吨、0.07亿吨和3.85亿吨。
中国小麦和水稻的产量都大幅超过美国(当然中国有更多的人口需要养活),但玉米产量低于美国。
3、中国的自然资源禀赋与美国基本相当
中国的铁矿储量高于美国,铜矿储量略低于美国;
中国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储量都不如美国,但是与美国没有数量级的差距。
石油储量是美国的43.2%,天然气储量是美国的66.7%,煤炭储量是美国的57.5%。
美国以往的竞争对手,不论是欧洲的英法德、亚洲的日本,还是苏联,都存在明显的短板。
图14:欧洲和亚洲发达国家国土面积
欧洲的英法德以及日本都存在一项重大缺陷——国土面积太小。
日本的国土面积只有38万平方千米,大致相当于美国的三十分之一。
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国土面积也只有几十万平方千米,最大的法国也只有55万平方千米,只相当于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由于这项不足,英法德以及日本的人口、粮食产量以及自然资源禀赋都完全无法与美国相比:
英法德和日本基本没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是国家竞争中的命门。
英法德和日本极度缺少铁矿和铜矿,这也是国家竞争中的重大劣势。
欧洲国家即使组织起来(欧盟),整体的资源优势还是无法与美国相比,不论是粮食产量还是自然资源储量都不如美国。
俄罗斯(以及前苏联)在国土面积、人口和自然资源储量方面相比美国没有劣势甚至还有优势,但是俄罗斯有两项致命短板:
第一,国土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不适合人类活动或者经济成本高;
第二,俄罗斯海运交通不方便。
俄罗斯缺少出海口,仅有的少数出海口也被北约牢牢控制。
在先天条件的对比中,中国与美国以往的对手完全不同。
中国的各种先天条件相比美国没有数量级的差距,而且在人口、自然资源禀赋方面甚至还有优势。
之前中国物质生产力和美国的差距主要的根源是技术,当中国在技术上完成追赶之后,中国拥有了比美国更强大的物质生产力。
图15:中美制造业规模对比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成功,中国的物质生产力已经大幅超过了美国。
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达到全球第一。
此后中国的制造业保持了快速发展,至今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的规模已经是美国的两倍有余,相当于整个七国集团制造业增加值。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水泥生产国,中国水泥产量也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化纤生产国,中国化纤产量占全球的七成以上;
除此之外,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全球最大的造船国、全球最大的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生产国。
中国是全世界的制造基地,从服装纺织到轮船汽车再到各类消费电子产品,各类产品的产量都是全球第一。
图16:主要国家发电量对比
其实仅用一项指标就能看出中国的工业生产力:发电量。
2023年中国的发电量是9.46万亿千瓦时,是排名第二美国发电量的两倍多,超过七国集团发电量的总和。
发电量是国家硬实力最有代表性的指标,2023年发电量在10000亿千瓦时以上的国家仅有5个,分别是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和俄罗斯,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当今世界上国家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
中国的发电量断崖式领先于其它国家,而美国的发电量虽然排名第二,但仍然遥遥领先其它国家。
印度发电量全球第三,已经大幅超过了日本和英法德等老牌发达国家。
英法德等西欧国家的发电量更是连中国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图17:中国第四代隐身战斗机歼20
美国曾经对中国最大的优势是技术领先优势,但中国通过连续几十年的努力,在2010年后基本完成了技术追赶,在部分领域甚至实现了反超。
中国不仅在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石化、电力、船舶等达到全球领先,在新兴产业如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AI等领域也达到全球领先。
半导体行业原本是中国制造业最大的短板,美国不仅在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射频芯片等芯片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而且在制造芯片的领域如芯片设计、芯片装备、芯片材料等方面更是拥有垄断性优势。
2018年美国开始全面围剿中国的半导体产业,甚至使出了“技术脱钩”的这个釜底抽薪的绝招。
虽然中国的芯片产业仍然弱小,而摩尔定律的存在极大提高了中国技术追赶的难度,但中国芯片产业并没有被击垮。
技术脱钩后中国芯片产业迎难而上,芯片产量迅速扩大,华为最新智能手机的发布更是标志着全套芯片的国产化的成功。
芯片产业是中国制造业的最后一块短板,当这块短板补齐之后,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将更加突出,连美国都相形见绌。
面对中国,美国政客为何会陷入恐慌?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以美国的彻底胜利而结束,世界格局由两强争霸变为一超多强,而美国就是那个唯一的超级大国,实力远远超出其它任何国家的超级大国。
1991~2010年这二十年间是美国霸权的黄金时期,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从未遭到任何挑战,只是偶尔有恐怖分子惊扰到美国的美梦,但旋即遭到美国的重拳。
在“911事件”之后,美国先后出兵攻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虽然未能彻底清缴恐怖分子,却摧毁了他们的老巢。
2010年以后,美国霸权开始遭遇新的对手——中国,而中国和美国此前的国际竞争对手完全不同。
美国此前的竞争对手不论是老欧洲的英法德,还是日本、苏联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重大缺陷,而且在技术和生产力方面与美国的差距实在太大,因此从未对美国形成真正的挑战。
中国则完全不同,中国在国土、人口、自然资源、制造业规模等所有方面都没有重大短板,与美国都没有数量级的差距。
中国此前相比美国的差距主要在技术上,当中国的技术水平开始追赶上美国之后,中国建起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制造业,拥有全球最强大的生产力。
这是美国在国际竞争中第一次失去物质优势,这是美国此前从未遇到过的事,这也是美国手足无措的根本原因。
中国不仅在制造业规模上已经远远甩开了美国,技术上也在不断赶超。
不仅是5G移动通信和无人机,中国在人工智能、六代战斗机等方面同样超过了美国。
在军事领域,美国在海军的航母、巡洋舰和驱逐舰,空军的加油机和战略轰炸机等还有存量优势,但存量优势在中国庞大的产能面前并没有多大作用。
中国可以一个批次建造4艘乃至数量更多的驱逐舰,而美国的伯克级驱逐舰不过七八十艘而已。
美国拥有十一艘航空母舰,中国新航母的建造和下水速度不超过5年,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加快速度。
只要中国愿意,中国在军事存量上追赶上美国并不需要太长时间。
哪有什么美国例外论,美国也不是所谓的“山巅之国”,一切都是物质的。
当美国失去物质的绝对优势时,美国例外论的前提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