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f4拜山祭祖,堪比特种兵。
知道的是扫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去盗墓!
罗盘镰刀开路,校裤雨鞋护体,\"孝道\"路上砍荆棘蹚泥潭,迷路时大伯总说\"我记得这里有棵树\"。
背烧猪现杀鸡,野炊摘果挖野菜,太公等一等,待我炒热这口烟火气——崎岖山路尽头,是家族围坐吃团圆饭的鲜活记忆,在跋涉中让思念翻山越岭。
不是在爬山,就是在爬山的路上。
但先别急着出门,在“拜山”之前,我劝你“多听老人言”。
首先要精心搭配自己的OOTD,涉世未深的“西南F4”才会在“拜山”时穿短裤新鞋,经验丰富的“华南F3”则会拿出自己初高中淘汰的校裤和解放鞋。
毕竟清明时节雨纷纷,懂事的山头早就下过好几场雨了,山路上全是烂泥和水,走一遭下山后裤子上的泥抖一抖都能称个十斤。
万一不小心摔倒或者被树枝刮到,牛仔裤变破洞裤,帆布鞋变洞洞鞋,表面还是chill潮人,心里已经在问候别人太奶了。
其次,趁手的工具也不能少,镰刀斧头磨得锋利无比,割起草来才能得心应手。
有条件的也可以装备上现代化的割草工具,绳索、梯子、安全帽等等更是多多益善。
中国人历来有“慎终追远”的传统,在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对于清明的重视程度更是超过了春节,有人过年没赚到钱就不愿归家,但无论离家多远,清明都要回家祭祖。
对于族人来说,清明是难得的团圆时刻。大家在墓碑前嘴里念念有词,共同祈求祖先保佑,然后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顿团圆饭。
翻山越岭、迷路争执、吃坟头饭……这些狼狈的瞬间,反倒成了家族最鲜活的记忆。在无形之中,也完成了最为浪漫的死亡教育,让生命的意义在思念与传承中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