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所官方微博——机工战略】
美国在关税上的极限施压会不会压垮中国的制造企业。哪些企业能够顺利通 过新一轮的“压力测试”,哪些企业会被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击垮在前进道路上,这里有一个评定指标,就是企业技术能力和制造能力在全球的位置。
在过去十年中,有三个标杆企业成功通过了贸易战的压力测试,在压力中反弹,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弹性。
第一家是华为,2019年5月17日,华为突然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受到美国的第一轮打压。此后,受到的制裁越来越强,2021年一季度,华为手机跌出前五,同比下降28.6%,2022年,营收进一步下滑,很多朋友认为华为可能将会走向平庸,但反弹很快到来,2023年营收反弹到7000亿元,2024年大幅回升到8500亿元以上,2024年四季度,华为手机重回国内第一。
华为的反弹有两大支柱。
一是世界级的制造能力。华为制造的特点是深层次创新和高水平量产来支撑高价值制造。华为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企业,能够制造出90分的产品,和苹果、特斯拉相互抗衡。华为和苹果一直以来主导着中国的高端智能手机,2024年,华为在国内高端市场份额再次冲击到29%,全球高端市场再次冲击到7%的市占率。华为每一次产品的创新都是从底层着手,在工艺、材料和设计上做极限推进,华为的三折叠手机采用天工铰链系统与超薄柔性玻璃技术,在结构上做创新,铰链嵌入半径不到1毫米的齿轮,采用抗变形强度达到1900MPa超强火箭钢,让铰链厚度减少16%,这么复杂的结构,华为还能实现规模化量产。
二是力求全球领先的研发体系,2024年,华为研发经费1797亿元,全球排名第六,是中国排名最高企业。华为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12,490亿元人民币。在美国政府严防死守之下,华为通过不断磨练研发能力,正面突破包围圈。华为的研发目标一直是全球领先位置,华为选择在全球中高端市场直面竞争,而不是在 中低端躺平。无论是芯片、手机、通讯设备,华为都是以全球引领的姿态,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心参与竞争。比如,华为的手机对标苹果,昇腾910系列处理器对标英伟A100。
华为是中国最强的软硬一体的企业。它能够打通芯片、操作系统、软件、算法、终端,通过软件强化硬件,硬件支撑软件,在手机、汽车、新能源、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多个高技术产业里做高水平系统集成。
第二家企业是振华重工,2024年2月振华被美国贴上“中国起重机威胁论”的标签,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未来5年将拨款200亿美元使用日本三井物产美国子公司制造的起重机,代替中国产品。很多人以为企业会被拖垮,但振华在当年就实现了逆势增长。2024年,振华实现营业收入334.56亿元,同比增长4.62%,连续第四年增长。
振华的第一根支柱同样是先进制造。振华的海上重型机械和工程船舶制造方面都代表着中国最顶尖的技术水平,振华在上海和江苏拥有 10个生产基地,占地总面积1万亩,总岸线10公里,其中深水岸线5公里,承重码头3.7公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装备制造基地。振华的制造队伍,最多时有45000人,仅焊工就有7500人以上。振华在制造上也是扎根在根部,我的好朋友左孝顺前年和我说,即使已经80多岁的高龄,创始人管彤贤还是会关心新产品,甚至会亲自关心某一个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和材料。
振华的技术能力也是不断突破技术极限,一步步走向无人区。振华累计创造了50余项“世界第一”。在港机领域勇立潮头,拥有20多项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累计参与全球70%以上的自动化码头建设。现在的振华,既造壳又造芯,已经实现了全球技术领先。自主研发生产的浮吊几乎实现了100%的国产化率,拥有单臂架12000吨的固定吊重能力和7000吨360度全回转的吊重能力形成极强的竞争壁垒。在减速机、制动器、钢板、起重钢丝、电气控制领域,振华也能完成自主供应和国产化替代。企业先后研制世界最大双小车岸桥、世界首创大净高比低姿态岸桥、最大超大鹅颈式岸桥、规格最大的折臂大梁岸桥等“世界第一”,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
第三家企业是深圳大疆。大疆在2017年就被美国国会列入联邦通讯委员会黑名单,2022年被美国国防部列入第二批黑名单,美国商务部在2024年组织26家无人机企业抵达中国台湾,希望寻找可代工零部件工厂,补充美国供应链。2025年再次被列入名单。但每一次限制和封锁,似乎都没有影响到大疆的增长和发展。
美国人想禁止大疆,但是却发现,他们离不开大疆,大疆的小型无人机在市场上没有替代品。因为美国消防部门和警务部门的青睐,甚至让原本禁止大疆在美国销售的《国防授权法案》部分相关条例被迫删除。美国80%的消费型无人机都是由大疆提供。美国德州警局中使用的966架无人机当中,就有879架是中国大疆生产。
大疆的实力,就是在技术能力、制造能力的绝对领先位置。
在技术上,是大疆在软件算法上的突破和领先。飞控(传感器、芯片、软件)、驱动(电机、驱动器、软件)、光学(镜头、图像传感器算法)、遥控(图传芯片和算法、遥控器软件)、工业设计都是遥遥领先,整体领先美国3-5年。大疆图像传输技术远超竞争对手。Mavic Air2相比于其他业者的无人机产品的无线影像传输距离,高出5倍之多。
在制造能力上,大疆有效整合了中国本土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制造。把手机、电脑、汽车、智能穿戴、家电等诸多产业的供应链为他所用,平台化和模块的设计让无人机成本大幅压缩,大疆零部件中8成使用了通用零部件。国外同行,想复制大疆,他们发现,非中国大陆制造的云台系统要贵一倍,想复制中国无人机发动机,成本要贵出20倍上一行。
因此,制造能力和技术能力的绝对领先,让华为、振华、大疆可以在风暴中独善其身,在高压中快速反弹,但这仍然不是全部。 决定这些企业韧性的还有一些无形的东西,如果我们熟悉这三家企业,是与神俱来的全球视野,是刻在骨子里的创新精神,这些企业从起步时就瞄准国际市场,力争国际一流,敢于打破常规。他们不仅体魄强健,思想敏锐,还拥有强大的魂魄。
比如华为的精神可以缩影在2019年5月17日,华为被列入实体名单的那天晚上,几乎所有的华为管理层都回到了华为总部,办公大楼彻夜不眠,厨师、保安、清洁工也留在公司,保障后勤。整个华为都动了起来,连夜联系工厂、银行、供应商、物流仓储公司、主要客户,他们要尽快囤积关键物质,保障供应链稳定运行。
振华一直延续了创始人管彤贤的无畏精神,1992年的振华仅有十几名员工,而且面对德国克虏伯、日本三井、和韩国现代超级巨头,但不到六年时间,振华就做到了全球第一,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市场占有率达到25%,十年左右,就进入到世界各大知名港口,现在振华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振华曾经在新加坡连续投标五次都未能成功,但任未放弃,又怎么能怕美国政府的干扰策策略。
创业精神始终深刻于大疆的基因里。大疆的工程能力一直瞄准世界最高端,希望用最好的技术把自己的热爱和想象力变成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大疆起步就是瞄准了国际高端市场,比如在美国,他们就是通过寻找当地的航模、相机照材经销商,推动自己的产品在当地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