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战区

500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的无尾隐身战斗机出现在新照片中,这些照片让我们对其独特设计有了更多了解。这款飞机被非正式地称为“歼-50”,是2024年12月26日出现的两款中国无尾重型下一代战斗机设计之一。另一款更大的三引擎型号,俗称“歼-36”,由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制造。你可以在此阅读我们对这两款飞机的深入分析。

目前尚不清楚这张新照片是否来自最近的试飞,还是来自12月26日的那次飞行。虽然我们已经证明了更大的歼-36在首次公开试飞后又进行了多次试飞,但歼-50已有三个多月未在空中被发现了。

500

歼-50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已知试飞的影像。(中国互联网)

新照片比我们之前看到的任何照片都更清晰地展示了这款先进喷气式飞机的侧面。值得注意的是,它可能配备了侧武器舱,与F-22A“猛禽”和歼-20上的武器舱大致相似。我们还看到机头下方有一个棱角分明的凸起,这可能是一个不透明的占位符,用于安装多面体光电系统,类似于F-35和歼-20上的系统。

照片中飞机的座舱盖依稀可见,但我们仍不清楚其形状以及与机身的融合方式。最初,一些人因为座舱区域不够清晰而质疑这款飞机是否有人驾驶,但所有迹象都表明它是一款载人战斗机。

飞机的明显λ形机翼平面形状在这里也清晰可见,其中一个最奇特的特征——可活动翼尖——也清晰可见,右翼的翼尖是偏转的。还可以看到二维发动机排气口,可能具备推力矢量功能。已确认飞机采用双轮前起落架,主起落架为单轮。这并非新信息,但它强调了这款设计与成都的非常重型设计之间的重量级差异,后者主起落架为串联排列的双轮。机头起落架舱门也为我们提供了新证据,证明这款飞机机身下方存在腹侧中心线“隧道”。

进气口无疑是这款飞机上最优雅的结构。无隔道超音速进气口(DSI)直接从机头融合,DSI“驼峰”周围环绕着梯形进气口结构,在这里清晰可见。这种布局比歼-36上类似F-22的带围栏进气口更令人印象深刻,尽管歼-36的背部进气口也采用了DSI布局。

500

歼-36三引擎型号的照片。(中国互联网)

在某些方面,这款飞机看起来比成都的同类飞机更先进,尽管它们在尺寸和重量上确实属于不同级别。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设计是否与单一项目及其既定目标相关,还是针对不同能力集的两个独立项目,且存在一些重叠。

你可以在我们的深入初步分析中了解所有这些信息以及上述特征,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都支持这一分析。

在中国大力推进下一代隐身战斗机研发之际,美国空军目前正式推进第六代战斗机设计,作为其广泛的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计划的一部分,新编号为F-47。波音公司赢得了这份合同,迄今为止仅公布了两款飞机渲染图,均展示了具有低可探测性设计的飞机,并带有鸭翼前翼——这一特征传统上与隐身性相悖,在两款中国设计中均不存在,但在现役的歼-20上存在。美国海军也即将宣布其F/A-XX第六代战斗机的选择结果。

500

F-47(美国空军)

虽然许多人在互联网上宣称中国在战斗机设计方面已超越美国,因为中国有两款无尾隐身战斗机在飞行,而美国一款也没有,但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美国国防部多年来一直在试飞至少两款NGAD演示机,一款来自波音公司,一款来自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而且这只是目前已披露的演示机。这些演示机是作为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牵头的项目的一部分进行飞行的,该项目也涉及海军。美国对无尾隐身战斗机设计概念的其他测试可追溯到几十年前。不过,正如我们在原始分析中详细阐述的那样,中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战斗机设计和制造能力进步,而且这种进步只会加速。

换句话说,差距正在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