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脚杯,这个和茶饮看起来不搭的东西,竟成新流量密码?
奈雪、乐乐茶都因此刷屏。上海、深圳、厦门等地的茶馆们也因其火出圈。
这是怎么回事?
“高脚杯喝茶”火了
奈雪、乐乐茶都在推
最近,奈雪茶院凭借“高脚杯”在网上刷屏了。
其上新的3款香冰茶:九窨茉莉初雪、世遗景迈红、乌岽鸭屎香单丛,售价35元/套起,套餐包含茶壶、高脚杯、茶食和500ml的茶汤。
大量网友因为这个高脚杯到店打卡。
“喝茶居然能用高脚杯,好高级。”
“优雅,实在是太优雅了。”
“仪式感与氛围感拉满,妥妥拿捏高脚杯文学了。”
网友口中的“高脚杯文学”,是一股从去年火到今年的网络流行。
图片来自小红书博主@撒人鼠尾草,已获授权
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许多用户分享高脚杯使用示范:爬到山顶,从容不迫的掏出高脚杯,倒入香槟或饮料,以山峦为背景拍照留念。这类分享一般还会配上类似“敬浪漫与自由”的文案。
用高脚杯喝茶成为年轻人出圈的“新姿势”,相关视频点赞量动辄上万,有的甚至引发当地文旅部门联动。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这波热度依然在持续。热门打卡视频中,有网友将瓶装东方树叶倒入高脚杯“假装”品茶,氛围感十足。
乐乐茶3月20号上新的青青龙井系列,同步推出龙井磨砂高脚杯周边,白绿渐变呼应春日主题,磨砂材质十分有质感,一上线就引发抢购。
我注意到,用高脚杯喝茶,正在全国各地的新中式茶馆悄然流行。
比如上海的逛山、人间茶话,深圳的coco park叶外,北京的瑭所,厦门的余闲茶馆,昆山的青山遮不住,西安的茶无心新中式茶馆等,都推出了搭配高脚杯出品的特色茶点。
茶饮遇上高脚杯,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
用高脚杯喝茶
不止是“噱头”这么简单
1、有些茶,意外地适合用高脚杯来品
众所周知,高脚杯一般是玻璃或水晶制品,导热快、热量易散失,保温性和香气留存度都不如紫砂壶、盖碗等密闭器皿。
但这看似“劣势”,在特定场景下却是“优势”。
一方面,高脚杯的透明材质和宽口设计便于观察茶汤颜色变化,比如普洱茶从明黄到红褐的层次感。
图片来自小红书博主@撒人鼠尾草,已获授权
而且,较高的杯身空间,利于紧压茶在注水后充分舒展,提升品鉴乐趣。
另一方面,部分高脚杯杯口内收,可短暂聚集茶香,类似闻香杯的功能,适合品鉴香气浓郁的茶类,比如岩茶、凤凰单丛。
由于玻璃材质保温性差,冷杯壁可以凸显茶汤的冷香,因此很适合冷泡绿茶或老白茶。
茶馆们也是这么做的。奈雪茶院此次推出的香冰茶中就有九窨茉莉初雪,逛山茶馆推出搭配高脚杯的是栀子绿茶,人间茶话用到的是崂山绿茶。
图片来自小红书博主@八级饱鱼,已获授权
2、既有仪式感,又是社交货币
近几年茶饮品牌将上新与茶文化深度绑定,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年轻人对茶的认知,品茶成为时尚。
不同于器具、冲泡等有严格标准的传统品茶,高脚杯提供了一种更新潮的喝茶体验。
高脚杯常用来喝香槟,配中式茶饮就有了新鲜感和反差效果,保有仪式感的同时又出片,还很适合社交“碰杯”的场景。
奈雪茶院的打卡笔记中,不乏双人碰杯的照片,“碰杯声响清脆治愈。”
小动作撬动大流量
创意杯子屡屡引发抢购
一个杯子引发抢购,甚至成为流行,在茶饮圈屡见不鲜。年轻人调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鸡蛋”。
高脚杯之外,我发现,年轻人都在这样玩杯子:
1、用果蔬瓶装粮食,或者插花、种蒜
随着果蔬茶流行,实用、美观、大容量的杯子跟着走红。
奈雪将果蔬瓶做成方形,材质可循环使用,吸引了一大批会过日子的网友,改造帖近5000条。
比如当作厨房储物罐,整齐码放五谷杂粮,“很实用”。
圆筒果蔬瓶也被网友开发出了新用途。
比如喜茶的去火纤体瓶,瓶口的圆孔设计很适合插花。甚至有网友用其种出了一棵蒜苗。还有热爱编织的网友将其当成毛线团收纳,瓶口出线很方便。
混果汁采用绿色玻璃瓶,类似香薰瓶,很有质感。许多网友不舍得扔,用来插花或者做香插。
2、“上粉下茶”,嗦粉喝茶两不误
咖门去年报道过的双拼杯,今年在上海又火了一波。
一个杯子,两种口味。美式搭拿铁,咖啡搭茶饮已经不够了,茶百道的玩法更“炸裂”。
其最近与螺霸王联名推出广西限定踏青杯,下层装茶饮,上层做成碗状盛螺蛳粉,碗底留小孔插吸管,主打“上粉下茶”,嗦粉喝茶两不误。
网友们争相打卡:“是真的现煮的螺蛳粉”“这混搭真是天才”。
佐敦道最近上新羽衣茉莉和宝石鲜莓,买两杯送限定周边“有营哑铃杯”,哑铃形状的杯子,还能当水瓶,随时随地“举水”运动。
3、用变色杯“在线放烟花”
去年,用温感变色材料制成的变色杯火遍饮品圈,头部茶饮、咖啡品牌都在推。
古茗将其玩出了新花样,其联名永夜星河推出的变色烟花陶瓷杯,通体是白色的陶瓷材质,倒入冷水后,杯壁会绽放不同颜色的烟花。吸引了许多网友“在线放烟花”。
一个小小的杯子,不仅可以撬动销量和影响力,也可以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消费者与品牌情感连接的纽带。
茶饮品牌对杯子的创新一直没有停止。你还真知道哪些有趣的茶饮杯?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