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说老实话,除了陕西的,全国大部分人吃不惯泡馍或吃不来泡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陕西人来说一下,羊肉泡馍以前其实是一个社交饮食,怎么说呢,就是当年泡馍的饼要自己掰,掰得指甲盖那么大,然后吃饭的人边掰边聊,这样可能等吃完至少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而且那个饼是死面饼,就是没有酵母发酵过的,也有说“九死一生”的,就是再加一份发面, 总之非常硬,非常耐煮。一个强烈对比的是,羊肉反而是提前炖的非常酥软,入口即化的感觉,然后配上粉丝,木耳,黄花菜,青菜加入骨汤烩制,就变成一碗集能量,美味,营养为一体的,有汤有水,热热乎乎的大餐!北方天寒地冻加上当时人生活水平低,体力活多,如果三两好友聚会,或者和店里相熟的伙计老板食客 边聊边吃也算是一件日常美事了。是的,很长时间我都认为它是大餐,因为他的价格一直都是一碗面的好几倍。
另外,羊肉泡馍算是难得的一道在北方也吃所谓 “原味原味”的美食,烹制时不加辣不加醋等重口味调料,因为炖羊肉不能加太多香料,又是骨汤,而且以前讲究是几年不关火的老汤,锅里只是不停地加水加棒骨,确实很鲜!另外就是材料问题,主料之一羊肉本来就是南北大菜烹饪的难点,做得好的汤鲜味美,做得不好的腥膻扑鼻,难以下咽。那个“九死一生”饼也要掰的细小均匀,要不然小的太软,大的太硬根本吃不下。虽然说现在有机器切饼,但是还有一个火候和技术问题,总之这个饼没煮好它不入味 。所以说外地人吃不惯很正常,本来就众口难调,再加上几千年来南北方人吃米吃面习惯,本地人好适应,但现在全国各地的人蜂拥而至,口味各异,不习惯太正常了。 再加上现在已经不能在门口支起大锅熬汤的了,游客多了烹饪也不讲究,所以很多所谓老店口味也大不如前了。
再下来就是与时俱进的问题,小时候我随随便便能吃一份配两个饼,甚至三个饼的羊肉泡馍。但是现在一个饼的都感觉有点多,还略感油腻,无他,生活水平提高了,体力劳动没有了,不需要高油高碳水的东西了。这就需要羊肉泡馍,包括其他陕西面食能与时俱进,调整配方,做出符合现代人口味和需求的改变了。
最后我给外地人推荐一下 “水盆羊肉” ,和羊肉泡馍比较类似,但是端上来的时候是羊肉汤和饼是分开的,而且是发面的烧饼,你可以边吃饼边喝汤吃肉,也可以把饼掰碎了泡在汤里一起吃,因为是发面的,随便掰随便泡泡就行。我带过一些南方朋友尝试之后受到普遍好评,大家来西安可以尝试一下。反正我这几年基本上只吃水盆羊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