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打车,跟网约车闲聊,发现他对消费补贴政策,非常不满。

聊了一会儿,我发现了他不满的原因。

因为他没钱。

消费补贴政策,是一个对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中产,具有一定利好作用的政策。这部分群体,本来便想买东西,或者有买东西的消费能力。当看到补贴政策时,比如,假设买个手机补贴20%,他们可能便去买了。

但对于穷人来说,这个政策没意义。

因为穷人本来就没钱,生活捉襟见肘。他可能用了一个老手机,在没有坏之前,没有能力换新的。即便补贴20%,他们也不会因此去买新手机。他没有多余的钱,仅仅因为补贴,而去消费。

所以,穷人对消费补贴政策,并不买账。

他们希望的是,现金补贴,即发钱。

我说发钱后,会不会存起来,不消费了。

这个网约车司机说,不会,如果发了钱的话,他要用这笔钱,怎么怎么样。

我听了一会儿,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我发现因为自己完全站在了一个中产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所以产生了偏差。

只有有闲钱的中产,在被发钱后,才可能把钱存起来。

对于穷人来说,他们本来便钱不够花,怎么存呢?

他是钱不够花。

他没有存钱的能力。

中产是,钱够花,花完后还有闲钱,有存钱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假设国家又给我发了一万元现金补贴,我看着没别的消费欲望,可能便存起来了。

但对于穷人来讲,他们是钱不够花。他们需要花钱的地方,大于他们能够挣到的钱的数量,所以才每天使劲工作,疲于奔命,但即便如此,可能也是捉襟见肘。如果国家又给他们发了一万元现金,他们可能掰着手指头算一下,然后便花到了他们认为需要花的地方。

所以这个网约车司机希望的是,国家按照收入档次进行分类,然后给穷人发钱,而不是特定领域的定向消费补贴。

以前胡锡进、一个退休的什么局长,之所以被大家嘲讽,是因为他们站在了中产的角度进行思考。中产嘛,有稳定退休工资,有点闲钱,本来便花不完,如果国家再给发点现金,他们可能便存起来了。

但是对于穷人来说,他们没有存钱的能力。

当然,这个网约车司机接着说,他觉得国家不会这么做,因为如果这么做的话,他们这批人便不再玩命努力工作了。。。